今日,有媒體發文稱,“消息稱延遲退休年齡將分類推進,公職人員先行”,該文章今日已成為各大網站和網民關注的熱點。人民網記者就此聯系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他表示,“目前有關延退政策還處于研究階段,網上說法不足為據。” 有媒體今日報道稱,“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認為,高技術腦力勞動者或會成為延長退休年齡的先行者,這部分人也大多希望延長退休年齡,而且還可以給社會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文章又提及,“而在較前發布的清華版養老方案中也提出,50歲左右的困難女職工和艱苦崗位職工這兩類困難群體被剝離出延遲退休方案,依然延續之前的退休年齡和方案。” “11月20日,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接受該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具體延退方案應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劃定出不參與延退的“老人”范圍;第二,給出預告期和時間表,但要嚴格禁止扎堆行賄辦理提前退休;第三,分類實施,公務員按照統一規定退休,事業單位先行推遲,殘疾人按照傷殘程度隨時退養,重新核定艱苦崗位,統一規定提前退休年限;第四,規定最低領取全額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建立提前領取部分養老金,推遲領取超額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增加繳費年限是引導延遲退休的措施。” 接著該媒體得出結論稱,“由此可見,無論是官方還是專家,公職人員先行似乎已達成共識。” 人民網記者針對上述內容聯系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他表示,“目前有關延退政策還處于研究階段,網上說法不足為據。”(記者 楊文彥) |
相關閱讀:
- [ 11-21]漸進延遲退休意在謀求共識
- [ 11-21]楊偉民:人口退休政策調整不能“斷崖式”推進
- [ 11-21]評論:漸進延遲退休意在謀求共識
- [ 11-20]延遲退休,千萬別成大家皆輸的角力
- [ 11-19]專家建議適齡男性從2020年起每年推遲6個月退休
- [ 11-16]“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社保改革新嘗試
- [ 11-16]國務院專家:提高退休年齡改革不是一夜間漲5歲
- [ 11-08]專家:延遲退休或每年延退數月 并應消除雙軌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