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范圍不搞排名 信訪制度改革得民心
2013-11-21 17:18: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國家對各省市不再搞全國范圍的信訪排名、通報,有關部門確立了“把矛盾化解在當地”的新思路。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認為,此次涉法涉訴信訪法治化,也是信訪逐漸被司法取代的一個開始。 全國范圍不搞排名 2005年1月,《信訪條例》修訂完成,當年5月起施行。根據這部條例,各級政府應當建立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對信訪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并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 此后,國家信訪部門每月會對各省(區、市)“非正常上訪”人次數進行排名,各省市信訪部門也會對各地市排名,直至縣市及鄉鎮政府。由于信訪案件多發于基層,縣市級及鄉鎮政府的信訪工作,隨即成為對當地黨政干部政績考核的指標之一。 這一指標又逐步演化為:各級黨政領導成為信訪責任人,其管轄的轄區內訪民進京上訪次數與黨政領導的前途直接掛鉤。各地對此也出臺了詳細的評分體系。 十八大后,我國已經開始在部分省市進行取消排名的試點。從今年3月開始,這些省市沒有收到國家信訪局關于各省“非正常上訪”人次數的排名表。中央政法委近期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1月至8月,全國信訪總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5%,總量有所下降。 網上信訪納入重點 當前,我國的信訪主要以信件、進京上訪為主,進京上訪對于上訪者來說成本很高,信件也是較為傳統的信訪方式,不方便上訪者對信訪的跟蹤和互動。網上信訪則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稱,在互聯網時代,網上信訪具有快捷、低成本、可跟蹤的優勢。 據了解,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全面放開受理信訪內容。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應引導群眾更多地通過網絡平臺反應訴求,方便群眾足不出戶即可查看辦理進程和結果,不斷降低信訪成本。 對于網上信訪的流程監督和公開,舒曉琴表示,要建立健全網上信訪事項辦理機制和網上回訪、網上督察制度,切實提高信訪事項辦理效率,不斷降低行政成本。同時,信訪部門要依托網絡平臺打造陽光信訪,逐步解決好網上信訪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等問題。 馬懷德認為,三中全會在信訪方面提及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說明中央、國家信訪部門已經把網上信訪工作納入到重點工作中。 把矛盾化解在當地 據介紹,目前,上訪者中很多訪民因為在當地上訪沒有效果,隨后越級上訪,甚至進京上訪。2005年以來,直接進京上訪的訪民數量驟然增加。 于建嶸認為,按照現行的信訪制度,即使是進京上訪,國家信訪局收到了上訪信件,也大多是層層批轉,由省一級批轉到地市,由地市批轉到縣區,相當于兜了一大圈,最后還是回到區縣解決問題。 “所以,解決好這個問題的根本是解決好就地信訪的問題。”于建嶸稱,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實際上就是引導監督本地信訪部門能夠更有效地及時解決當地信訪問題,避免過多矛盾進入信訪,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上訪、截訪等問題。 中央的新思路目前已在浙江、江蘇等省市進行試點,如何在當地化解矛盾是試點的重要內容。(記者 申孟哲) |
相關閱讀:
- [ 11-17]熊文釗:信訪制度改革暢通了人民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
- [ 11-11]李克強總理的經濟公開課 中國信訪制度迎改革
- [ 11-11]信訪制度正在改革:已取消排名通報制度
- [ 11-11]中國信訪制度迎改革:或不再進行全國排名通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