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李克強撰文發出“中國經濟好聲音”
2013-11-25 14:25? 李克強?來源:外媒:李克強發出中國經濟好聲音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資料圖片:1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出席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論壇并致辭。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參考消息11月25日報道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2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發表文章稱,中國經濟運行良好,經濟增長保持在7.5%左右,物價漲幅控制在3.5%以內的合理區間。 據香港《成報》11月23日報道,應羅馬尼亞總理蓬塔、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總理米爾濟亞耶夫邀請,李克強將于25日至29日出席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并對羅馬尼亞進行正式訪問,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 這是李克強就任中國總理后的第三次外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結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李克強對2013年中國經濟表現如何評價?明年中國經濟將會如何布局?這些都是當下世人格外關注的問題。 報道稱,訪問前夕,李克強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署名文章,向世人亮出中國經濟拿到的成績單,親自解釋中國政府如何創新宏觀調控,保持未來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難看出,李克強此舉客觀上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確立明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框架,在國際上發出了令人期盼的“中國好聲音”。 拉美社11月23日指出,李克強在文中解釋了中國為實現經濟穩定而采取的步驟和措施。這位領導人表示,“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一度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們頂住壓力,堅持不擴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緊銀根,而是創新宏觀調控方式,綜合施策。即便是在財政收入一度大幅放緩和年中出現所謂‘錢荒’、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異常飆升的情況下,我們也保持定力,沒有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開閘放水’”。 李克強說,中國政府“持續釋放改革紅利,為企業特別是民間資本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發揮市場潛力等。我們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著力調整結構改善供給、擴大內需”。李克強表示,國際上不少預測認為中國經濟將“硬著陸”,唱衰中國的言論此起彼伏。通過努力,中國經濟度過了艱難的時刻,出現穩中向好局面,2013年全年新增就業人數將超過1200萬人。 香港《成報》稱,李克強細數2013年年初以來,中國面臨的復雜嚴峻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當時,國際上不少預測認為中國經濟將硬著陸,唱衰看淡中國的言論一度此起彼伏。 中國當時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擴大赤字、多發“票子”,進行短期刺激。此種做法見效快,一些人頗為期待,但難以持續。另一種是創新宏觀調控方式,綜合施策。中國頂住壓力,選擇了后者。中國堅持穩定政策,加強預期引導,注重盤活存量,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措施。 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預計2013年全年新增就業人數將超過1200萬人,物價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創新驅動得到加強,經濟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實現全年經濟發展主要目標,可以說大局已定。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以7.8%增速企穩回升,并漸顯穩中向好。 報道稱,這是一張亮麗的成績單。中國經濟能拿到這樣的成績,不僅有助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也會為全球經濟復蘇增長帶來更多空間。當然,李克強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發展還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城鄉區域不平衡等挑戰和問題,還需在推進改革創新中積極應對和解決。 這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如出一轍。想來這也是合乎邏輯的必然。足見中共高層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高度共識。習李體制運行時近一年,成熟而順暢。 |
相關閱讀:
- [ 11-25]李克強出訪 推動中國-中東歐與上合機制穩步發展
- [ 11-25]李克強今起離京 首訪中東歐并出席國際會議
- [ 11-25]李克強年內第三次出訪 中國中東歐合作將有突破
- [ 11-24]中國高鐵開到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各界期待李克強來訪
- [ 11-24]羅馬尼亞總理談李克強訪羅:望成中方特殊伙伴
- [ 11-24]解讀李克強總理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署名文章
- [ 11-23]李克強向在俄羅斯舉行的中國旅游年閉幕式致賀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