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與京華時報的PK愈演愈烈,最終由口水仗演變成了真官司。昨天上午9時,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農夫山泉和京華時報互訴侵犯名譽權糾紛案開庭。 經過約三個小時的庭審,進行了起訴、辯護意見的陳述,并進行了初步質證。本案沒有當庭宣判。 農夫在京下架的是大桶水 市民帶瓶裝水旁聽庭審 農夫京華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第20號民事庭開庭審理。工作人員解釋,昨日有社區居民們的普法學習活動,因此法庭中大量的位置讓給了旁聽的居民。案子在法院3樓的一個小法庭審理,大約50個席位,室內溫暖,座位軟厚,庭審時間冗長,個別居民打起了瞌睡。 而農夫和京華各只有3個席位。農夫方面,新聞發言人周力、管理人員蔡孜等在場,坐倒數第二排;農夫們的身后就是京華時報的3位工作人員,其中一位男士戴著眼鏡,書卷氣,話少,帶著一塊1個多平方米的宣傳板,貼有關于此事件的圖文。 法院里同時開庭好多案件,參加普法學習活動的北京市民們,分成好幾撥,分別乘中巴或大巴而來,卻大多不知道自己聽的是什么案子。隨身帶水的市民雖然不多,有趣的是,他們都帶著醒目的農夫山泉:“不知道今天聽什么。是嗎?有農夫山泉的案子在這里開庭?” 不僅在法院門口,北京的超市和小店,好多都出售3種水,康師傅、娃哈哈和農夫山泉。北四環桔子酒店隔壁小店店主說:“農夫山泉賣得還算挺好。” 打車時,我和的哥說起農夫和京華的嘴仗,的哥老王馬上點頭說知道:“鬧不清楚到底哪邊對,我現在更多的時候喝康師傅了。農夫買得少了,喝還是喝的。”老王指指左邊車門兜里的兩個空礦泉水瓶子,呶,一個是康師傅、一個是農夫山泉。 我在北京看到的農夫山泉瓶子上標注著——水源類別:自涌泉;水源地址:吉林省靖宇縣礦泉水源保護區。 鐘睒睒曾告訴記者: 接受媒體采訪澄清是沒用的 法院門口,京華時報機動新聞部的領導帶隊,一共來了五六位記者,守了4個多小時,一位年輕的男記者看起來斯文而溫和,他說:“我不打算報道。不過,畢竟是我們單位自己的事情,我自發來的。” 我問他,農夫山泉在北京好像賣得還不錯? “是啊!下架的是大桶水,瓶裝水一直在賣。”京華時報記者表示,“只是質疑標準,并沒有質疑農夫山泉的水質”。 “標準,好像應該問政府哦?不是問企業?”我微笑問。 “可農夫山泉自己在標簽上寫著,用浙江地標……本來他們說說清楚標準的事兒,也就好了。又不是說不清楚。” 其實這個問題,昨日幾乎所有在場的媒體都比較迷惑——都覺得標準之爭,雖然專業,但也并非一個很難表達清楚的問題。 “那后來為什么用那么多版面連續報道?”我追著問了句。 “他們開罵了呀!”他們指的是農夫在各大媒體上做的廣告。 …… 事件另一方的農夫,對媒體采訪的態度是不太歡迎的,這一點媒體記者有共識—— 5月6日北京發布會,鳳凰網記者就曾在現場問我:4月京華時報開始講“標準”,我們打算采訪農夫,農夫為什么拒絕澄清的機會? 而兩個多月前,同樣的問題我也已經問過鐘睒睒了。當時他皺著眉頭,邊搖頭邊回答:“接受媒體采訪澄清?沒用的沒用的,沒有人會聽我說的。”是不是覺得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會斷章取義他的意思,也許因為這樣的想法,農夫采用在開庭前,用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向全社會公布的方式,來解答京華時報對農夫的采訪提綱。 |
相關閱讀:
- [ 11-29]農夫山泉訴京華時報侵犯名譽權糾紛案開庭 索賠2億
- [ 11-29]農夫山泉向京華索賠2億今開庭 虛假報道舉報仍在調查
- [ 11-25]農夫山泉對峙京華時報:索賠數額由原定6000萬變為2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