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倫對華新政遭英媒批 學者稱中英無根本矛盾
2013-11-30 07:46? 紀雙城 葉貝?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紀雙城 葉貝 茜劉德】即將踏上中國之旅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行前頻頻向中方拋出橄欖枝,希望兩國能增進交流,加強經貿合作。但有英國媒體批評卡梅倫政府為了贏得更多中國投資,對華政策變軟,甚至被形容“徹底投降”。不過熟悉兩國關系發展的中國問題學者指出,英中兩國其實并不存在根本性矛盾,所以合作發展是明智選擇。 12月2日,卡梅倫將時隔3年后第二次展開對華訪問。為了給即將來臨的中國之旅“預熱”,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卡梅倫28日專程前往倫敦一家博物館,參觀在這里舉行的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展。他對到場的媒體記者表示,自己非常期待在訪華期間,與中國領導人在多個領域進行廣泛交流。對于兩國的經濟合作,卡梅倫說現在已經有很多中國公司在英國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英國歡迎中國企業前來投資。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出臺一系列改革政策之后,希望英中兩國能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 據悉,卡梅倫這次率領的訪華代表團成員包括多位部長級官員和約150位企業家,是迄今兩國交流史上規模最大的代表團,除北京外,他還將訪問上海、杭州、成都。 在倫敦,來自當地第四頻道的新聞記者也在28日專程來拍攝卡梅倫欣賞中國名畫,該臺記者對《環球時報》表示,卡梅倫訪華對于他們和其他英國主流媒體來說,顯然是2013年最重要的新聞事件,相信大家都會跟著卡梅倫,記錄他在中國的一舉一動。 英國廣播公司稱,因為卡梅倫同英國副首相克萊格一年多前在倫敦會見達賴喇嘛,英中兩國關系從此陷入外交低谷,直到今年年初才呈現回暖態勢。但對于目前局勢的轉變,也有英國媒體持不同看法。英國《金融時報》28日的報道指責卡梅倫政府為了吸引外資而軟化以往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此外,該報還通過個案調查,對中國在英投資行為發出質疑。 《金融時報》聲稱,他們發現一家中國公司——森華公司存在許多反常情況。這家公司提出在威勒爾開發項目中投資1.75億英鎊,而且項目得到英國貿易與工業部的支持。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早在2008年就被香港一家法庭宣告破產,而且以她原名在中國內地注冊的幾家公司都已被解散。《金融時報》得出的結論是,此次訪華,卡梅倫將率大規模貿易代表團,但在熱衷與中國達成新交易的同時,卻沒能針對潛在投資者展開足夠調查。 “英國可能為了鼓勵中國對英投資而做過頭”。雖然一些西方駐華資深外交家們相信,英國因為經濟合作丟掉了以往的強硬立場,甚至有外交官用“徹底投降”來描述英國的對華外交政策轉變,但有熟悉兩國外交歷史的英方學者持不同看法。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中國問題學者韋儒德29日告訴《環球時報》,首先英國人應當意識到自身對中國的了解并不多,有限的資訊往往都來自英國媒體的報道。他們對于中國政府的了解其實非常有限。韋儒德認為,卡梅倫這次訪華對于英中關系發展來說,是一件大事,希望雙方能在適當的層面增進交流。 一個有力證據是,英國國家統計署2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間,英國的凈移民數量是18.2萬人,其中有4萬移民來自中國,這使中國超過印度成為移民英國的最大來源國。 |
相關閱讀:
- [ 11-29]卡梅倫將率代表團訪華 專家稱中英關系將轉圜
- [ 11-29]卡梅倫訪華前參觀中國畫展 期待坐高鐵、吃火鍋
- [ 11-29]卡梅倫訪華前參觀中國畫展 期待坐高鐵、吃火鍋
- [ 11-22]中國駐英大使“3D”解讀三中全會:決心 設計 部署
- [ 11-20]英國首相與伊朗總統通電話 雙方10多年未交談
- [ 11-13]卡梅倫訪華前英媒支招 政治問題上應與中國接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