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 日本翻案圖謀愈演愈烈
2013-12-01 08: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日本試圖擺脫《開羅宣言》束縛 挑戰戰后國際秩序 今年是《開羅宣言》發表的第70個年頭。這樣一份匡扶正義、懲治侵略、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本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和尊重,但在當今亞太地區,日本右翼勢力總是試圖掀起這塊壓在身上的“鎮妖石”,為其侵略史翻案。 有分析認為,戰后的日本仍一直存在否定軍國主義歷史、否定《開羅宣言》精神的思想。而由首相安倍晉三帶領的日本政府則表現出明顯的極端民族主義,其否定歷史、修憲擴軍、推進解禁自衛權,都顯示出日本要擺脫“戰后體制”的約束。 不僅如此,日本更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向中國挑釁。去年9月,日本不顧中方一再嚴正交涉,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的南小島和北小島,實施所謂“國有化”。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嚴重踐踏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理。 此后,日本政府更是頻頻越線,導致中日關系嚴重惡化。去年底,安倍晉三上臺后,其不僅為“侵略定義未定論”辯護,還就反省歷史的“村山談話”不斷放風試探,聲稱打算在“適當時候”就歷史問題發表“與21世紀相適應、面向未來的新談話”。 在頗為敏感的靖國神社問題上,安倍政權也不顧多國的譴責和反對,一意孤行。今年4月靖國神社的春季大祭166名日本議員集體前往參拜,創下14年以來最高紀錄;安倍內閣多名閣僚也前往參拜。 分析認為,此時的日本已然不滿其戰后國際地位,欲成在安全領域和和外交領域有自主性的“普通國家”。為此,安倍政權明確提出欲修改戰后《和平憲法》以實現解禁集體自衛權,并不斷在包括海洋安全在內的地區問題制造矛盾,揚言欲成為亞太安全的“主導者”。 《開羅宣言》不容挑釁 正義精神需重申 面對如今罔顧公約內容、無視國際秩序安全穩定、屢屢挑釁周邊國家的日本,重申和維護《開羅宣言》法律性質和效力的必要性,在70年后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積極插手亞太安全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后不到一年時間,已經對東盟十個成員國的“輪訪”。11月,安倍晉三在訪問柬埔寨后表示,應該以和平手段解決海洋爭端,確立以國際法解決海洋安全問題的原則。 面對安倍的強盜邏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出雷霆三問:“日方好像要特別強調國際法準則。那么我們想問問,在釣魚島問題上,《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還算不算數?二戰后的國際秩序還要不要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還要不要遵守?” 對于釣魚島歸屬的歷史依據,中方同樣曾以《開羅宣言》為法理依據予以澄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其后的《中日聯合聲明》,釣魚島問題的歷史經緯清楚,敦促日方正視歷史,尊重事實,信守承諾,認真履行自己應盡的國際義務。 有分析指出,日本不斷開“歷史倒車”,試圖為侵略史翻案,妄圖否定世界反法斯西戰爭勝利成果,挑戰戰后國際秩序,其右傾化趨勢已經引起片反對之聲,日本多位前首相和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對安倍倒行逆施的做法敲響警鐘,國際社會也對此提出嚴厲批評。 而作為《開羅宣言》簽署國之一的美國,卻在對日本問題上言行不一,態度曖昧。二戰后美國出于冷戰需要,對《開羅宣言》刻意忽略,對日本由遏制轉變為扶植,導致日本軍國主義殘余勢力未能得到清算。在領土主權歸屬的問題上,為日本和鄰近國家關系留下隱患和禍根。 歷史正義不容否定。在當前局勢下,在《開羅宣言》簽署70周年紀念日之際再次重申其正義精神和合法性尤為必要。《開羅宣言》這根在亞太安全問題上長期發揮重要作用的“定海神針”,雖歷經70年風雨,但必將在未來發揮新的作用。(完) |
相關閱讀:
- [ 12-01]丘吉爾孫女訪問臺灣 參訪金瓜石戰俘營(圖)
- [ 12-01]中國駐埃及大使談《開羅宣言》:歷史不容翻案
- [ 11-30]違背《開羅宣言》精神 日本欲為二戰翻案
- [ 11-30]學者:《開羅宣言》明示釣魚島歸屬中國
- [ 11-30]人民日報:開羅宣言這塊“鎮妖石”不容撼動
- [ 08-09]日右翼勢力違反《開羅宣言》威脅世界和平基石
- [ 07-18]日本,不要自討沒趣
- [ 06-13]專家評《開羅宣言》歷史意義:發揮法律基石作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