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昌12月1日電(記者 曹瀅 底東娜李艦)12月2日1時30分,我國“嫦娥三號”探測器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在臨近發射之際,新華網專訪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吳偉仁介紹說,“嫦娥三號”發射任務的主要環節是近月制動、變軌、軟著陸和兩器分離,其中軟著陸即“落月”是最重要的考驗。另外,中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計劃是從月球采樣返回,將在2020年以前實現月球無人采樣返回。 關鍵環節是近月制動、變軌、軟著陸、兩器分離 新華網記者:新華網將對“嫦娥三號”發射進行全面即時報道。從12月2日凌晨的發射,到十幾天后的落月探測,中間有哪些主要環節、過程和節點,請您向關心中國探月工程的網友介紹一下。 吳偉仁:火箭發射以后,探測器開始奔向月球,大約歷時5天后到達。到達月球以后首先是近月制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近月剎車,就像開汽車一樣要剎車,要剎得住。這是這次任務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因為我們使用的是新研制的一種變推力發動機來剎車。第二,與“嫦娥一號”、“嫦娥二號”都不一樣,這次是一次性地把環月探測設計成一個100km×100km的圓軌道,這里面還是有難度的。過去我們是先變成橢圓軌道,再變成圓軌道。這次因為能源受到限制,特別是推進劑受到限制,因此設計了這種環月圓軌道飛行方案。在此運行一段時間過后開始進行變軌,就變成100km×15km這種橢圓軌道。緊接著,再運行幾天以后進入著陸過程。著陸從15公里開始往下降。其實發射、近月制動、變軌這些階段和后面的月球降落比較起來,月球降落更為關鍵,從15公里開始下降,要在短短的幾百秒之內安全降落到月面預選著陸區,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也是一個最重要的考驗。 這方面的難度在哪兒呢?因為月球的表面是未知的,我們不知道它會準確降落在什么地方,盡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考慮到在月球沒有大氣,采用火箭進行反推,靠發動機實現反推,然后再逐步減速。同時為了測定著陸器的高度、速度,又研制了新的激光測距、微波測速測距雷達,采取多種措施精確測量它的距離和速度。但風險還是比較大,因為那里月石、月坑很多,可能碰到石頭,也可能碰到一個壕溝,這些情況都可能存在。關鍵是我們所降落的小環境,盡管已采取了很多措施,現在還是不太清楚。 月球從大面積上、從宏觀的方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平坦的,但小范圍,比如最后50米×50米或者10米×10米的小環境,它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樣子,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方面國際上也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比如前蘇聯,它進行了多次月球探測,其中用于軟著陸的探測大概有13次,前面12次都失敗了,最后第13次才成功。實現軟著陸,要想想軟著陸的難點。美國要實現軟著陸也失敗了3次,第4次才成功了。可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安全降落以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月球車從著陸器上要分離、釋放、解鎖、轉移到架艙上來,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梯子。從梯子上降落下來到月面,月球車才走下來。走下來也和地形有關系,比如降落下去后,周圍比較平坦,那可能走下來比較容易一點。如果梯子旁邊有什么障礙物,可能難度就比較大。所以歸納起來主要環節就是近月制動、變軌、軟著陸,再有就是兩器分離。 |
相關閱讀:
- [ 12-01]嫦娥三號進入3小時發射程序
- [ 12-01]中科院副院長:力爭讓“嫦娥”“玉兔”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 [ 12-01]評論:“嫦娥”無意惹“塵埃”
- [ 12-01]嫦娥三號“整裝待發”
- [ 12-01]特寫:“嫦娥三號”發射前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 12-01]高級顧問揭秘:中國探月工程十年快速前行內幕
- [ 12-01]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創新記:"大力士"瘦身強體武藝高
- [ 12-01]“遠望6號”隨船5位女船員:我和嫦娥有個約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