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再是歐洲“投資新手” 英國既期待又恐慌
2013-12-04 09:53? 孫 微 紀雙城 黃發紅 馬晴燕?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卡梅倫首相和倫敦出租車相遇上海?!边@是英國駐華使館3日發出的一條微博,記錄的是中國汽車企業投資英國的“成功案例”。與出租車相比,英國首相在訪華期間談到的核電、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才是英國更想從中國拿到的大單。中國在對外直接投資上還是一個新手,但這個“新手”讓英國人既期待又恐慌,有人批卡梅倫“討好中國”,有人擔心急需資本的西方國家政府或企業患上“中國熱病”。這種復雜的情緒,在美國、德國等崇尚“價值觀外交”的西方國家同樣存在。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有著400年自由貿易傳統的國家,英國能否“登高望遠,超越國情、制度和價值觀差異”規劃好中英關系的未來,不僅是今后中英兩國交往的一大看點,也可以給慢慢走出危機的其他西方國家做個參考。 對中國投資既期待又恐慌 英國駐華使館發布的微博中還寫道:英國首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先生交流了倫敦出租車未來的發展,作為英國文化標志之一的倫敦出租車,在上海也有生產,“吉利汽車是中國投資英國知名公司的成功案例”。這只是卡梅倫在中國訪問的一個小花絮。訪華期間,他多次表示,中國擴大內需,對英國是巨大商機,歡迎中國企業投資英國基礎設施、核電等領域,愿向中方介紹英國擬建設的高鐵項目。與卡梅倫一樣期待中國投資的人還有不少。據倫敦《標準晚報》報道,倫敦市長鮑里斯和財政大臣奧斯本在10月份訪華期間,都告訴英國人不要對中國企業投資倫敦的基礎設施有什么擔心。鮑里斯還說,阻撓重大的外國投資者投資住房、交通和公共設施是愚蠢的。奧斯本則表示,中國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不是威脅而是巨大的機會,是正面、積極的事情。報道說,中國已在泰晤士水務公司、希斯羅機場、房產開發公司等都占有重大股權,甚至有英國官員建議中國可以參與英國核電站的修建。 與此同時,針對卡梅倫對華新政的批評和擔憂從他訪華前夕就開始蔓延,直到他在北京、上海期間仍有英國媒體擔心“英國為拿中國的錢而丟了靈魂”。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有人指責英國政府為吸引外來投資放軟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的立場,甚至質疑一些可能為大項目提供資金的外資集團的可信度。急需資本的西方國家政府或企業,還被一些商業精英形容為可能患上“中國熱病”。這些言論早就提高了英國對中國企業和投資的警惕。今年6月,英國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提出,英國政府在沒有充分安全防范措施的情況下聽任華為成為英國電訊行業的重要參與者,這種做法會導致英國可能受到“網絡攻擊”和“政府資助的間諜活動”的威脅。因此,英國政府7月決定對華為在英國的網絡安全評估中心進行審查。 對華投資的擔憂和警惕也受到英國國內的質疑。在卡梅倫訪華率領的大型經貿代表團中,多數是中小企業代表。在英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被看成是經濟復蘇的關鍵?!董h球時報》記者前不久采訪了英國諾福克郡一個生產冰淇淋的家族企業,60歲的老板托比抱怨政府無所作為,非常希望能有中國人來投資自己的家族品牌。英格蘭雷丁市地方議員托馬斯告訴記者,相比倫敦能獲得很多來自美國、中東的投資,英國大多數城市想長期獲得外資并不容易。托馬斯說,或許只有一些國會議員擔心龐大的中資涌入,對很多地方政府官員來說,他們沒有理由拒絕中國的投資。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卡梅倫來中國前,歐盟內部就有人放話說,“你不光是促銷員,你還是個政治家”。但卡梅倫此次率超大代表團訪華,證明英國對華價值觀外交已讓位于經貿合作和互惠共贏。丁純說,實際上不光是英國,歐洲國家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德國的默克爾、法國的薩科齊曾因見達賴冷了對華關系,而恰恰每一次對華關系回歸的動力都是經濟。事實一再證明,對于沒有根本戰略沖突的中歐兩方,經濟是最重要的著力點,是中歐關系的“壓艙石”。 經貿基石可以擺正價值觀外交 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2月公布的一項由中國歐盟商會、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和羅蘭貝格咨詢公司研究的報告顯示,英國在吸引中國投資上落后于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荷蘭。這項基于對74家在歐盟投資的中國企業的研究表明,過去10年有3/4的中國投資遭遇困境,這主要和官僚作風以及高昂的成本有關。倫敦經濟政策研究所學者艾默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英國,一些不歡迎中國投資的人認為,中國盡管經濟實力超過了英國,但人均收入甚至還不如中亞的土庫曼斯坦,中國應先解決自己的問題。艾默特認為,歐洲國家應更多“刺激”中國投資者,幫助自己解決危機,不應讓保護主義回潮。 英國《經濟學家》前不久刊文援引美國華盛頓傳統基金會公布的一組數據:自2005年起,盡管中國向美國投資超過500億美元,但還不到美國外來投資總量的2%,相反,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潛在交易因政治反對派和監管機構設置的障礙而告吹。文章認為,如果東道國能更好客一些,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能夠更大。在西方,中國直接投資往往被懷疑由國有企業主導,而這些國有企業被視為市場競爭的威脅,有些時候還涉及到國家安全。隨著民營企業的成長,東道國的疑慮可能會逐漸消退。實際上,中國投資者還有其他選擇,與其在對自己抱有懷疑態度的西方國家消耗時間和精力,不如轉向那些急切盼望投資的拉美、亞洲和非洲國家。 丁純認為,英國內部以及歐盟內部有反華和恐華的聲音,這非常正常,不少人是歐洲中心主義,不僅對中國,當年面對經濟崛起的日本也是如此,優越感和酸溜溜并存,以民主衛士自居的聲音始終存在。但相信隨著經貿的發展、全球化的壓力,越來越多的英國人會認識到這種外交并無出路,只會讓其他國家捷足先登,在擴大對華交往的過程中獲利。其實現在的情況是歐洲國家爭先恐后與中國交好,顯示當政者對形勢的認識很清楚。丁純說:“歐債危機在慢慢過去,但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不會改變。另一方面,歐洲國家日子好過了,在所謂價值觀外交上有所回擺也很正常,我們也要適應這個常態,相信有了經貿這個基石,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即便暫時偏過去,也遲早會偏過來。” 英國保守黨前黨魁霍華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保守黨內部在一些政策上有分歧,但大家的共識是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擁有龐大的市場?;羧A德認為,英中合作始終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代表保守黨利益的卡梅倫首相應該在任期內積極推動這一進程。倫敦議會議員候選人默林·艾默生很欣賞中國企業家做事態度,他呼吁英國不要對中國投資顧慮太多。艾默生認為,英國國內對中國投資物業、技術公司和公用事業的恐懼,是沒有根據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中國投資除尋求可觀的回報外,還有其他目的。艾默生說,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增長,他們很可能希望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倫敦,“英國奢侈品牌巴寶莉的振興就是一個例證”。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總的來講,在發達國家中,英國的投資環境相對較好。英國是有400年自由貿易傳統的國家,對進口商品和投資比別的國家還是開放很多。他認為,英國和美國一樣,對中國有一些防范,但它現在已開始跟中國談核電站建設,對華為也開放了,這跟美國很不一樣。所以跟英國人打交道,要有點耐心,即便暫時“碰些釘子”,相信也不用太長時間就可有所收獲。 “投資新手”正逐漸被看好 “中國離購買整個世界還很遠?!薄督洕鷮W家》今年初曾這樣評論中國的對外投資能力,認為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中國在對外直接投資上還是一個新手。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凱瑞·布朗12月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的海外投資都相對比較新,所以情況往往因為是新手而引起關注,而并非人們要懷疑中國公司。他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在英國的大規模投資仍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沒有真正的業績記錄。有人質疑中國投資者是否能在他們從沒有工作過的地方輕松經營。布朗說:“這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在5年之內,中國企業能做得更好?!备鐐惐葋喆髮W可持續國際投資中心主任卡爾·薩望的研究認為,對中國企業來說,國外的經營環境和國內差距很大,特別是國外監管環境更為嚴格。一些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不很熱情,主要涉及敏感行業、國內優秀企業的并購,或者并購者是中國的國有企業。 目前,對中國投資的客觀報道在德國越來越多。德國《世界報》今年4月曾議論說,中國在歐洲的投資額創造了歷史新高,這對歐洲的工業來說是個好消息,無需為此擔心。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最多的北威州今年將“最佳投資獎”頒給中國徐工集團。北威州經濟部部長杜因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希望還能引進更多的中國企業來北威州投資,“對中國企業來說,我們還需要營造更好的歡迎氛圍,有時我能感受到一些市民對中國投資趨于保守,因為中國的優勢和強大有時會讓當地人感到擔心。”杜因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更好地消除人們的這種擔心。 華為德國公司CEO程戟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西方輿論對華為認可度不高,主要是因為華為的中國背景,對中國有看法。德籍員工宋可滕告訴記者,華為公司很受德國年輕人的歡迎。然而,一些德國人在意識形態上,在思維方式上僵化,對華為的質疑完全沒有根據,更多是帶著政治色彩。程戟表示,華為對這些質疑也充分理解,對于海外的高科技公司,民眾容易不信任,不放心。華為能做的就是保證產品在技術上過硬,不出現問題。如果出現問題,那就說不清楚了,只要不出現技術和質量問題,那么懷疑和謠言自然會慢慢平息。 歐洲企業對中國投資的認可同樣重要。中國上??p紉機企業上工申貝屬于較早在德國并購的中國企業,被收購的是找不到投資者、瀕臨破產的德國不萊梅縫紉機企業DA公司。收購8年,DA公司發展良好。公司董事長迪特里?!ぐ嘶舴驅ι瞎ど曦惖耐顿Y十分感激,他告訴記者:“如果沒有上工申貝的戰略性投資,DA公司很難渡過2009年的危機走到今天。這是中國投資德國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這種戰略性合作是任何一家歐洲投資或者美國風險投資都做不到的?!?/p>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記者 孫 微 紀雙城 黃發紅 馬晴燕】 |
相關閱讀:
- [ 12-03]英國首相卡梅倫訪滬 關注上海自貿區建設
- [ 12-03]中英航天局在京簽署航天合作諒解備忘錄(圖)
- [ 12-03]卡梅倫訪華擬開展足球外交 足球成最受歡迎商品
- [ 12-03]英超中超簽約合作 卡梅倫施展“足球外交”攻勢
- [ 12-03]中英關系:生意伙伴 離真心朋友有多遠
- [ 12-03]卡梅倫中國行,中英關系走出曲折
- [ 12-02]習近平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
- [ 12-02]張德江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