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記者廖翊、白瀛)國家版權局5日在京舉行“《教科書法定許可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宣傳貫徹座談會”。該《辦法》從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辦法》規定,教科書使用文字作品稿酬標準為每千字300元,音樂作品每首300元,美術攝影作品每幅200元,用于封面或者封底的每幅400元,在與音樂教科書配套的錄音制品教科書中使用已有錄音制品每首50元。教科書匯編者應當自教科書出版之日起2個月內每年向著作權人支付一次報酬。 《辦法》還規定,教科書匯編者未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應當在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月內將其應當支付的報酬連同郵資以及使用作品的有關情況交給相關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報酬交給集體管理組織后,匯編者對著作權人不再承擔支付報酬的義務。教科書匯編者未按照本辦法規定支付報酬的,應當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依照相關法律規定,文著協、攝著協、音著協和音集協等集體管理組織分別是負責全國教科書使用文字、美術攝影、音樂作品和錄音制品報酬轉付的法定機構。 國家版權局政策法制司司長王自強在座談會上指出,《辦法》的正式實施,對于規范教科書合法使用各類作品,規范教科書市場,完善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動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更好地為會員、為使用者服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座談會上,相關權利人代表和管理組織負責人一致認為,《辦法》出臺及時,對廣大權利人是一件大好事。出版單位代表表示,將認真貫徹執行好這個《辦法》,做好教科書的付酬工作。 【現狀觀察】 制度:2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中有支付報酬規定 教科書、編寫出版單位從來都不主動聯系作者支付稿酬,更沒有公開教科書選用作品篇目供廣大作者查詢,大多數作者在作品被教科書選用后并沒有獲得稿酬。 法律也規定了作品被教科書選用有獲酬權,但由于缺乏報酬標準,所以很難執行。根據2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第23條的規定,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教科書,可以不經著作權人的許可,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想適用這項規定,必須滿足四個條件:第一,必須是作者已經公開發表的;第二,必須依照法律規定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第三,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第四,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作品不得使用。(據中國青年報) 文著協將起訴幾家出版社 為會員索要作品稿酬 你知道你的作品被選入教材、教輔了嗎?你收到稿費了嗎?面對這兩個問題,多數作者可能會搖頭。事實上,不支付作者教材選文的稿費,擅自將作者作品收入教師教學用書和教輔材料,不署名、署他人姓名、不標明出處、隨意篡改作品名稱和內容等現象十分常見。 日前,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簡稱“文著協”)宣布將在春節前后,針對幾家大型出版社未經文著協授權,在教輔當中擅自選用會員作品的情況,正式起訴幾家出版社。 【辦法出臺回顧】 國家版權局就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征意見 "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征求21份意見 《教科書法定許可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公布 教科書使用作品要付報酬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一批新法實施 教科書免費使用作品時代終結 【各方觀點】 教科書付酬標準高了還是低了 評論:讓教材作者留名又得利 稿酬標準究竟該定多少?一場關于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調整的討論 焦點一:非約定基本稿酬高了還是低了? 焦點二:報刊刊載作品支付多少報酬合適? 焦點三:網絡文字作品該如何支付報酬? 作品進了教科書,該不該領稿酬? 【出版界資深人士解讀稿酬新標準】 清華大學出版社資深出版編輯宋延濤說,以前上學的時候,學生都是要向學校交錢買教材的,所以,教材實際上也是一種商品。既然是商品,使用了別人的作品,就應當支付相應的稿酬。國家出臺這項規定,應該說是對于著作權加強保護的一種充分的體現,值得肯定。 如果按照商品社會的通常標準,也許國家出臺的這個文件中的支付標準并不算高。但我們也應該想到,教材雖然從本質上說也算是一種標準,但它終究不同于一般商品,此為其一。國家從以前的教材免費試用作品到現在付費試用作品,是一種改革,是一種突破和進步,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摸索,不斷改進,此為其二。綜上所述,國家出臺的這個文件中所定的支付標準,雖然不是太高,但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家財力的不斷提升,這個標準也許會有所提高。 一位出版界資深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出版社意識到教科書稿酬標準提高的重要性。稿酬辦法的出臺是個好的開始,會有越來越多的作者受益。 【網友:稿酬依然不算高】 我愛小肌肉:有就是進步 泉城校園: 步步為營,有就比沒有好! 大愛如陽光: 《辦法》將教科書稿酬支付標準提高到每千字300元,同時規定教科書匯編者將被強制向著作權人付酬。300是不是太低。 作家李鳴生:雖然提高后的稿酬依然不算高,但提高一點,總比原來長期僵死不動甚至不付稿酬強。 |
相關閱讀:
- [ 12-04]人教社稱早已知曉語文教材出錯 不可能召回教材
- [ 12-03]民國老課本近年備受關注 不說教更注重人文關懷
- [ 12-01]日政治家:正視歷史的日本人才能感到驕傲
- [ 12-01]今起教科書選文將不再是免費午餐 千字稿費300元
- [ 12-01]日韓兩國議員聯盟呼吁出臺共同歷史教科書
- [ 12-01]一批新法今起實施 教科書免費使用作品時代終結
- [ 11-30]我國實施新規:教科書出版單位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 [ 11-30]一批新法規下月正式施行 教材選用文章不再免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