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在東盟“拉關系”難獲信任
2013-12-14 19:52? 王洋 凌朔?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林錦 黃曉夏 |
分享到:
|
?? 原標題:安倍在東盟“拉關系”難獲信任 安倍在東盟著重加快外交步伐,從上任不足一年就遍訪東盟十國,到此次峰會召開,外交動作頗為引人注目。 安倍的做法首先是“砸錢”,為東盟各國提供巨額的無償貸款,并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援助和合作。日本一直關注東盟地區的經濟增長,安倍加強與東盟的經濟合作,也是想讓日本企業從東盟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分一杯羹。 當然,這里面也有政治和外交目的。安倍在經濟上開出的優厚條件,就是要換取東盟各國接受日方在海洋等問題上開展安全領域合作的提議,在東盟地區“拉關系”。安倍提出所謂的“價值觀外交”,被日本輿論解讀為“圍堵中國”的策略,而東盟則是外交布局中的重點地區。 美聯社評論,安倍一方面瞅準了人口6億的東南亞地區,在一年內遍訪東盟十國,另一方面重拾軍事大國舊夢,走擴軍備戰之路。 但是,安倍忽視的是,一些東南亞國家對日本并不信任。 日軍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兵分四路侵略東南亞,當地大量民眾遭到屠殺和迫害。美聯社說:“與中國和朝鮮半島一樣,許多東南亞國家也曾在二戰期間遭受日軍侵略之苦。近期,一些東南亞國家也對日本軍國主義復蘇的潛在可能性持高度警覺態度。” 美聯社說,印尼總統蘇西洛對日方的回應充滿謹慎。蘇西洛說:“日本尋求更大安全角色的進程應當以透明的方式進行,以一種能促進國際安全、有利于地區秩序和增強互信的方式進行。” 分析人士指出,在世界一體化進程不斷加深的背景下,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已經成為了當今國際關系的主流。安倍企圖通過“遠交近攻”式的外交手段來樹立對立國家的做法,顯然已經不符合國際潮流。 另一方面,在東亞外交中,安倍在空喊對話口號的同時,卻又不斷在領土問題與歷史問題上展示保守姿態,并通過刻意渲染地區威脅,來達到其修改憲法與擴充日本軍事力量等深層次目的。 王洋 凌朔 |
相關閱讀:
- [ 12-14]安倍宣布將在5年內向東盟提供2萬億日元ODA
- [ 12-13]時評:安倍的危險“秘密” 或讓日本走向戰爭
- [ 12-11]安倍將與東盟首腦會談 欲拿識別區說事抗衡中國
- [ 12-11]安倍稱將向國民充分解釋密保法 消除民眾擔憂
- [ 12-10]日本“國安局”局長上任后出訪第一站定為美國
- [ 12-10]日媒稱安倍經濟學正褪色 政府刺激政策后勁不足
- [ 12-10]媒體:安倍篤信輪回是在走向滅亡
- [ 12-09]日本明年初將設“國家安全保障局” 編制約60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