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12月18日電 (記者楊茜)北京時間18日午后,正在辦公室工作的瞿麗雅收到來自南極的微信:現在是凌晨一點,這里沒有黑夜,睡意全無,沒有電視,我正在做采集來的苔蘚、地皮分樣處理。 瞿麗雅是首位貴州籍南極科考員謝曉堯的妻子,自謝曉堯12日從貴州至北京,北京飛至法國,再由法國巴黎飛智利,最終從智利到達南極長城站。這一周時間里,夫婦都靠微信保持聯系。北京時間16日晚23時37分,謝曉堯到達中國南極長城站,當地17日,是他在南極的第一天。 謝曉堯告訴通過微信告訴妻子,他去了其他國家考察站,與其他國家的專家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幫助自己的考察隊安裝了大氣監測設備,已經開始進行植物采樣。“我們在等待雪龍號補給食物,除了蔬菜很少,一切都好。” 瞿麗雅回想起得知謝曉堯要去南極當科考員的一幕說:“我很忐忑,也很佩服他的勇氣。不知道在那樣的氣候里會遇到什么危險,但是又覺得不支持他這會成為這輩子的遺憾。” 謝曉堯作為首位貴州籍南極科考隊員,將在長城站進行為期50天的科學考察任務,作為計算機行業的教授,謝曉堯此次在南極還負責植物樣本采集的跨學科任務,他在南極的項目是“南極喬治王島地區植物光和適應多樣性資源調查及大數據采集”的科考。為了圓滿完成任務,作為計算機行業的教授,已是61歲的謝曉堯通過大量書籍和在貴州高寒地區實地惡補了生物學知識,并學會生物照相技術,以便在南極工作時進行分類更為準確。 工作第一天,謝曉堯跟妻子分享心情說:“還沒緩過勁兒來,但對這里一切都充滿好奇,更要用最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我的熱情與激情,你放心,我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與工作。” 瞿麗雅說:“我特意給他織了一個大圍脖,可以拉伸套到頭上當做遮耳帽。還給他買了一個戴上眼鏡也不影響的雪鏡。希望他可以好好在南極工作。” 瞿麗雅對記者回憶:謝曉堯第一時間穿上科考服,就帶上我織的圍脖和特意買的雪鏡照了相發給我,還說“你看,你給的裝備。新衣服胸前一邊是國旗,一邊繡著‘中國南極考察隊’,這是我最驕傲最滿意的一身。” 據悉,這是中國第30次南極考察隊奔赴南極開展科學考察任務。(完) |
相關閱讀:
- [ 11-23]中國將在南極新建兩座科考站 包括一座新常年站
- [ 11-23]中國將在南極新建兩座科考站 增強極地科研影響力
- [ 02-01]雪龍號到達預定海域 南極科考隊開始大洋考察
- [ 12-12]南極科考隊成功拖出陷入冰裂隙的雪地車
- [ 11-26]日本第54次南極科考隊中轉澳大利亞奔赴南極
- [ 11-06]中國第29次南極科考隊自廣州起程奔赴南極
- [ 06-03]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隊將于11月從廣州出發
- [ 03-02]中國南極科考隊員成功回收海底地震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