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 1》2013年12月18日播出《高樓著火,為何如此難滅?》節目,起火爛尾樓22樓租戶李先生接受采訪時說:“因為21樓以上,嚴禁用做倉庫,所以每次相關檢查,都會讓我們把21樓的大門鎖起來,也就是平常在用,但是有人查的時候,就要鎖起來,而且他們知道就有人查,這很奇怪?!币韵聻槲淖謱嶄洠?/strong> (節目導視) 解說: 一座25層的爛尾大廈,一把大火又燒出了無數問題。 李春生: 拒不執行就完了嗎?拒不執行就到頭了? 解說: 沒有驗收為什么可以使用?屢次被要求整改,為什么沒有效果? 消防隊員: 你肚子里面有問題,只靠外面給你揉肚子,是沒有用的。 解說: 廣州建業大火,上海靜安大火,我們的高樓安全嗎? 如果完全撐起來的話,能夠有101米高,它也只能夠到起火最底部的位置。 《新聞1 1》今天關注城市高樓莫讓消防“高不可攀”。 評論員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 1》 首先要播報一條本臺剛剛收到的消息,本臺最新消息,記者從中央紀委獲悉,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童名謙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好了,接下來我們關注今天《新聞1 1》所關注的內容。從一張照片說起。這張照片,可能將成為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廣州人心中特別添堵的一個地方。這棟大樓是位于廣州市中心的建業大廈。25層樓高,最少也在75米之上。但是在15日傍晚18點鐘的時候開始著火,一著就是12個小時?,F在我們看到的黑漆漆的大家伙就是過火之后的建業大廈。這里留給我們很多人思考的東西,為什么這樣一個根本沒有經得起消防驗收的大樓,居然還在使用當中,總有人去查,可是為什么沒有堅決的制止或者防止這樣的火災最后發生。另外,著了12個小時,我們的滅火面對高樓的時候,有一些“高不可攀”束手無策。那么這給我們的啟示又該是什么?來我們一起去關注這場城市中的高樓大火。 解說: 今天距離廣州市建業大廈發生的那場大火已經過去了3天,這棟層在大火中持續燃燒了12個小時的高樓,如今已是焦黑一片,猶如廢墟。 昨天下午,消防人員及房屋安全的相關專家,首次進入了火場勘察。得出的意見是建業大廈不會整體垮塌,主要構建垮塌可能性也很小。1215事件處置工作指揮部決定,將事故警戒現場由來100-105米的半徑范圍,縮小至30-50米,這讓一度停課的中小學可以復課,也讓被安置在各個賓館生活了3天的1500多名居住在火災現場的周邊的居民,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中。 根據廣州市公安局昨天的通報,截止到昨天下午5點,對火災現場勘察和清理工作還在進行,暫未發現人員傷亡,也許這是這次火災留下的唯一的好消息。目前事故的原因還在調查之中,而建業大廈相關責任人李某等5人,已因涉嫌消防事故罪,被廣州越秀區警方依法行使拘留。如今對于這場火災的反思和警醒,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建業大廈這棟在1998年就已停工的爛尾樓,不但是越秀區消防隱患重點單位,其還在事發前1個多月接受了當地相關負責人的現場督查,并提出整改要求,但整改卻改成了通天大火。 廣東省副省長 公安廳廳長 李春生: 當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都組織過整治,但整治下不了決心,拉不下情面,致使火災隱患長期存在,拖而不決,直到釀成災害。 解說: 昨天上午在廣東省政府召開的會議上,廣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李春生要求,要查清火災原因,追求責任,并部署消防隱患大排查工作。 李春生: 拒不執行就完了了嗎?拒不執行就到頭了?我希望我們做到的是強制執行,而不是講拒不執行就完了,是政府部門不作為,還是我們的消防部門不作為,還是這里面有利益關系,存在腐敗行為?對業主要查清楚,處理到位。 評論員: 首先我們來看看建業大廈在廣州所處的位置。透過這樣的地圖,首先這樣的一個紅點處就是建業大廈。建業大廈離廣州市中心的一條著名的商業街,也就是北京路,相當于北京的王府井。離廣州的北京路就這么遠的距離。再向北沒多遠,廣州市人民政府在這一塊,而且旁邊還有廣州公安局等等很多重要的部門,所以說它是一個超級市中心這樣的位置所在地。 接下來關于這個大火,我們還是要關心,難道是平常沒有人關注嗎?不,從2010年開始的時候,就有業主不斷的進行投訴,還有很多的部門經常的查處,而且它也沒有消防過關的證明。最近的一次整治還是在今年的10月底。但是特別讓人奇怪的是,為什么經常體驗,而且每次體檢都是檢出它是有病,但是為什么不治病呢?這也就難怪,廣東省的副省長,公安廳的廳長李春生會有這樣的追問,拒不執行就完了嗎?就到頭了嗎?我希望我們作為強制執行,還不是拒不執行就完了。是政府還是消防部門不作為?還是我們的消防部門不作為?還是這里面有利益關系,存在有腐敗行為,對業主的責任要查清楚,處理到位。這是廣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的廳長李春生的追問。但是在這樣追問的時候,我們要去探求一些原因,這些有一些原因特別耐人尋味。 比如說有媒體報道:每當有人來整改的時候,管理處都會提前一天接到電話,讓我們20層以上的租戶先關門,李先生近兩個月以來的類似這樣的關門動作做了好多次,這里面是不是有利益鏈條我們不清楚。 另外一家媒體還報道了這樣的細節:每次檢查前,管理處都會提前告知租戶“配合調查”,加引號。因為21樓以上,嚴禁用做倉庫,所以每次相關檢查,都會讓我們把21樓的大門鎖起來,也就是平常在用,但是有人查的時候,就要鎖起來,而且他們知道就有人查,這很奇怪。管理處還說,檢查人員不會去21樓,只要不搬貨就沒有問題,22樓租戶李先生說。這都是這場大火之后,媒體在采訪與這個樓有關的用戶的時候得到的一些細節。這的確要回到副省長和公安廳廳長這樣的追問:還是我們的消防部門不作為,還是政府部門不作為?這里面沒有利益關系?存在利益行為嗎?都是問號,所以我們希望也得到答案,來,咱們繼續關注這個問題。 解說: 12月15日晚上,廣州消防出動了27個中隊,約500多名消防官兵進行全力撲救。嚴峰所在的部門是在接到增援命令后于當晚7點半左右抵達現場的,當時現場明火還主要集中在五六層的位置,但是沒過多久,火勢就發生了迅猛變化。 廣州市公安局消防局司令部副參謀長 嚴峰: 這棟建筑火災主要是通過管道和豎井。沒有完全封堵,所以第一時間,火勢就通過管道和豎井,馬上往25樓沖上去。 解說: 嚴峰說,一般高層建筑救火主要利用大樓內部噴淋和內部消防拴等設備,再加上,外部設備聯合撲救,內外夾擊來撲滅大火,但是建業大廈內部的消防設施完全癱瘓。 嚴峰: (建業大廈)里面的水噴淋系統和室內消防拴完全無法使用。所以說,我們前面說的,消防高層(滅火)的戰術,不能采用這個戰術,只能通過外圍或(人員)內攻的戰術進行滅火。但是火勢產生了跳躍式的發展,導致上面著火,我們必須把內攻(人員)撤出來,也就是只能在外圍進行滅火。外圍只有一個登高面,所以我們對火勢,不能形成很有效的合擊。 解說: 據了解,當晚用于救火的消防車所能噴水高度僅在10層左右,參與救援的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官兵,后來向記者證實,大火發生后,現場最高的高噴車和云梯為48米,直到火災發生約7、8個小時后,廣州市目前所擁有的最高的78米高噴車才投入使用,但是即使這樣,有不少樓層消防噴頭,仍然鞭長莫及。 消防人員: 你也知道,你肚子里面有問題,你只靠外面揉肚子是沒用的。 解說: 資料顯示,建業大廈,1995年動工,1998年停工成為了爛尾。在過去的近16年時間里,只有大樓的主體的框架以及外力面玻璃幕墻,都已經修建完畢,從2000年開始,在沒有任何相仿措施的情況下,開發商卻將大廈改成停車場和倉庫出租,予收取高額租金還本。 居民: 爛鋼鐵、爛木材都有,但是上面全部都是服裝和鞋子,運貨的貨車每天都能見到。 解說: 一場大火又燒出了一大堆的問題,一個尚未驗收的爛尾樓,怎么就可以變成停車場和倉庫?在大火彌漫的12個小時里,消防設施又為什么無法發揮作用? 評論員: 這棟樓自打開始燒,一燒就是12個小時,其實消防隊員很早趕到了現場,而且500來名,我非常理解他們的痛苦,其中有一個小小的細節,非常反映著他們的痛苦。那就是他們中間一段居然是用桶裝上水往里面澆,其實毫用途,但是他們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因為沒有招,但是又覺得自己不能不做一件事情,因此這是一個減少內心痛苦,而且讓自己做一些事情的非常痛苦的一種感受和操作。 我們看看這個細節,建業大廈一共25層,廣州消防出動了500多名消防官兵,大火發生之后,現場最高的高噴車和云梯為48米,7多小時后,廣州最高的78米高噴車達到現場。 內部原因,它都是鞋類的倉庫,而且這個爛尾樓已經十幾年了。燃燒物質多,建業大廈內部自動噴淋系統、防排煙系統無法使用,焰火又因“煙筒效應”隨豎向管道向樓上蔓延,建筑內部很快形成立體火災。 外部原因,水壓不足,消防拴不足,受周圍建筑條件所限,消防車只能在東面作業。剩下的三面都是居民樓。根本沒法進去,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誰能說這一棟樓,而且只是在廣州存在這種情況呢?中國很多的城市,很多的高樓存在不存在這種現狀呢?我想是可能的。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專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消防工程系教授蔡蕓。蔡教授您好。 蔡蕓: 您好。 評論員: 您一定也看到了這個新聞,其實這個樓已經爛尾十幾年了,但是很快就用作了倉庫,我不知道用作倉庫的時候難道不要進行消防的驗收嗎? 蔡蕓: 是需要經過消防驗收的。因為《消防法》規定,在第14條有這樣的說法,對一些特殊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設計審核。并且在建設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設計審核意見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要申請消防驗收。這個建筑是高度超過了50米的公共建筑,所以它是必須要通過驗收的。 評論員: 即便是爛尾樓也應該是要嚴格的盯著它是吧。 蔡蕓: 是的,如果它只是一個爛尾樓的話。 評論員: 不使用。 蔡蕓: 如果不使用,就是一個爛尾樓放在里放著是沒有關系的。但是,如果要是投入使用,那是必須要經過驗收,驗收合格了,才能夠投入使用,如果沒有通過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投入使用,這是違法行為。 評論員: 蔡教授,我們還注意到,這次廣州市的消防官兵出動了500多名,到了現場之后也干著急,為什么?只能在東面作業,剩下的三面全是居民樓根本沒有辦法進,據您了解在全國的很多的城市,很多的高樓周邊這樣的情況多不多。 蔡蕓: 有,是一些是有這樣的情況的。 評論員: 該怎么破解,怎么辦? 蔡蕓: 對于高層建筑來講,它一旦發生火災,火災危險性是非常大,而且火災蔓延也非常迅速。發生火災之后,撲救難度很大,里面的人員疏散也非常困難。因此在高層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它就應該在總平面設計、平面設計、安全疏散以及消防設施等等設計各個方面,都應該滿足高層民用建筑設計規范的要求。這些,首先是一個先決的條件,如果基本要求不能滿足,它就形成了一個先天性的隱患,所以首先杜絕先天性的隱患。另外,在加強消防力量的時候,還應該加強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加強監督和管理。 評論員: 我明白您的意思,前者指的是規劃,您不能蓋一棟樓,先天不足,這么大點地方,你非要蓋,結果很多地方沒法進行消防車的進入。而且后者您提醒的是我們,有很多消防的通道,可能被老百姓隨便停個車,或者什么東西就給占了。 蔡蕓: 是的。 評論員: 好,我們繼續關注這個問題,因為不僅僅是廣州這棟大樓的火災,因為他們離的我們近,所以我們印象比較深。其實在過去幾次在上海也好,北京也好,高層大樓出現了著火了之后,都暴露了很多的問題。而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的高樓又在快速的長高,那么怎么辦? 解說: 本次消防戰士面對廣州建業大火時的無能為力,與三年前他們面對上海靜安區一座28層的公寓大火十分相似。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靜安區,一座28層的公寓發生火災,上海市消防局迅速調集1300多名消防官兵,122輛消防車參與滅火,其中包括多達17輛的云梯車和登高車。應該說上海市消防局當時調去的是世界上處于先進水平的消防裝備,當他們到達火災的現場后,卻還是遭遇到根本無法克服的難題。消防云梯,最多只能達到22層高的位置,造成22層以上的火勢短時間內難以控制,為了增加救援力量,一架直升飛機一直在大樓邊上盤旋,但是由于火勢較大,始終無法接近大樓。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副局長 李進: 外部的消防隊員,用移動的、外部的裝備來進行撲救,但是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建筑越來越高,舉高車、登高車、它是有限度的。 解說: 事后專家也指出,當消防裝備的局限遭遇高層建筑的火情,現階段技術手段的無力不可避免,消除安全風險的途徑,似乎只能靠日常防范。2010年11月16日,時任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朱利平談及此次火災的原因時,就提到大樓內部存在多處安全隱患,而大樓外部的違規施工更助推了這起罕見大火的發生。 李進: 這些材料它的阻燃性,它著火以后地發煙、毒性,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正是由于這些裝飾材料帶來的隱患或者沒有按照技術標準嚴格控制這種技術參數來生產。 解說: 然而,這座高樓在消防上的內憂外患并不是孤例。事發后,上海很多高層小區,都被報出無消防設施或消防設施被緊鎖遮擋的問題。而高層住宅的隱患在所有城市都存在,根據2010年數據,我國高層建筑已超過162000多座,其中不乏數百米之高的摩天大廈。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防火與區劃委員會委員 胡斌: 就拿我們所接觸的一些實際項目來講,基本上都在十層、二十層以上的公建和住宅類項目。這種項目已經成為設計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 解說: 但是,很多城市消防裝備的救援高度,卻十分有限。世界最先進的消防云梯,最高也不過百米初頭。 評論員: 30多年的改革,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使中國的很多城市實實在在的變成鋼筋水泥的森林。咱就不要說上海等等這樣一些商業城市。先看北京一個數據,北京市高度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已經有120余棟。還不要忘了武漢、長沙、包括上海都在輪流有世界頭幾名高樓的競爭。 北京市最高云梯消防車101米,但是超過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是120多棟。這么一看,還有超過100米的云梯,但是我們再來看一個細節。廣州市現有高層建筑9000多棟。目前廣州共有舉高消防車41輛,最高的是78米云梯車,但是由于該車長度為16.5米,工作半徑是為10米,全市絕大部分的道路都不適用。這可是兩年前廣州市公安消防局局長張小宏說的。全市絕大部分的道路都不實用。即便有,它都沒有辦法用。 從某種角度來說,它有心里撫慰的作用,現在中的時候,往往派不出用場,即使派有的時候也是遇到它能通過,能工作的半徑才可能。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一方面中國在長高,另外一方面誰能保障部發生火災呢?繼續連線蔡蕓教授,蔡教授你好。 蔡蕓: 你好。 評論員: 你看中國的樓越蓋越高,可是另外一方面我們各種的因素決定了即便有一定高度的消防云梯,也很難夠的著,這似乎難解了怎么辦? 蔡蕓: 這個問題我這樣看,經濟發展是在不斷的發展,高層建筑業是在不斷的建設。尤其是超高層建筑也是在不斷的涌現,這本身是各城市經濟實力的體現??墒窃诮ㄔO這些建筑的時候,消防裝備的力量沒有完全跟上,也沒有跟經濟發展同步。主要是消防資金比較短缺,消防車的總量和性能都不能達到相關的要求。這都成為抑制消防部隊撲救高層火災和一些難險火災的一些瓶頸和難題,所以說消防裝備的建設應該和地方經濟發展相一致。在經濟發達地方除了滿足國家規定的配置以外,還應該加大特勤裝備的建設。適應滅火救援的需要,在城市規劃和道路方面建設方面,同樣也應該同期的跟上,以滿足消防撲救的需要。 評論員: 蔡蕓教授,大家會有一看法,如果多幾臺超過100米的云梯,高樓著火就不怕了,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誤區。 蔡蕓: 是的,因為對于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講,當它發生火災的時候,僅僅是依靠外部的消防力量去救援也不能完全滿足要求。因為對于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來講,它的建筑一旦發生火災,還是應該立足于自防自救。比如說幾百高的建筑依靠外部滅火肯定是不現實的。那么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必須滿足規范的要求,在自動滅火設施,自動報警、消防拴設置、供水能力保障等方面都應該滿足相關要求。要做到早發現,早撲滅火災,把火災,撲滅在初級的狀態,這是一個。再一個對于高層建筑它的消防設施,僅僅是設置了,還是不能達到要求,在后期的維護管理上也是非常重要,如果設計了以后,不能夠給予比較好的維護和管理,那么當真正發生災難的時候,這些設施還是起不到相應的作用。 評論員: 非常感謝蔡蕓教授給我們帶來的解讀。同時再要加上兩條,在高樓里工作的人,也應該是由高樓的負責人每年定期有一兩次真正的消防演習。假如遇到了這樣的大火,人們怎么應該自處,怎樣處置、怎樣逃生,沒有這樣的日常常識,僅靠云梯增高了,其實是毫無作用的。 另外還有一點,全國600多座城市,市長們應該以這次廣州建業大廈著火當一面鏡子,好好照照自己的城市,不能滿足自己的城市不斷的在長高,有一種表面上的幸福,另外一方面它是不是也是隱患?我們周圍的很多的消防的環境等等做的怎么樣?否則的話,今天是廣州,明天悲劇可能還會在其它的地方發生。 |
相關閱讀:
- [ 12-19]爛尾樓租戶揭秘多次整改未徹底:事先上鎖避檢查
- [ 12-18]反思火災之后,別忘了追責
- [ 12-18]有“爛尾樓”“爛尾城”更應有“爛尾官”
- [ 12-16]廣州25層爛尾樓突發大火
- [ 12-11]廣東徐聞縣畜牧局9層辦公樓中6層租給歌舞廳
- [ 09-16]牛羊住“別墅”,應該感謝誰?
- [ 09-12]湖南婁底回應“爛尾樓”商業街:已引入新投資商
- [ 09-11]湖南婁底回應“爛尾樓”商業街:已引入新投資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