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3億,但同時每年有3000多萬人中斷繳納養老保險—— 中斷社保為哪般 時至年底,又是一年一度流動人口返鄉過年的高峰期。“一年累計3800萬人中斷繳納養老保險”的消息挑動人們敏感的神經,讓人們想起了前些年每到12月份就涌現的“退保潮”。 社會保險被比作“安全網”、“穩定器”,出發點是為了改善和保障勞動者的利益,而養老保險正是其中分量最重的一項。如今,每年數千萬人中斷繳納保險,背后有哪些原因?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將對此產生哪些影響? ■從“退?!钡健皵啾!?/strong> ——企業不愿繳納養老保險、參保者失業、參保者累計繳滿15年不愿再繳、人員流動時社保無法轉移,造成部分參保者斷保 “斷?!钡那吧硎恰巴吮!薄?/p> 2011年《社會保險法》實施之前,每到春節返鄉時,珠三角的東莞、佛山等地總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涌到社保辦事大廳,提取積攢在自己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的資金,釀成“退保潮”。正在廣東打工的湖南籍外來務工人員劉思明就曾是其中一員。他坦言,當時年輕,對自己今后的養老保障沒有太多概念,而且幾乎一年換一個單位,所以到了年底就想盡一切辦法多取點錢在手回家過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一年下來能有約2000元,算是一筆不小的現金收入。 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據有關機構估算,當時每年退出養老保險的人也在3000萬左右。 這一狀況在2011年后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啊渡鐣kU法》出臺后,養老保險已經不允許退保取現了,只能辦理轉移接續?!睆V州市梅東路社保醫保辦事大廳工作人員說。從政策上講,參保者不論是否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都無法提取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這使得“退?!辈辉倏赡堋?2月11日,記者在廣州小北路社會保險辦事大廳、梅東路社保辦事大廳,以及居民征收、購買養老保險的單位廣州市地稅局辦事大廳轉了一個上午,沒有見到前往辦理退出或中斷養老保險手續的人員。 法律禁止參保者提前支取個人賬戶養老金,終結了以取現為目標的退保行為,但并沒改變其他類型的中斷或退出行為。 有的人因為換工作后新單位不給繳納養老保險而斷保。馬明陽在北京一家知名連鎖造型機構任高級發型師,從業十幾年間,他先后在五六家理發店干過,只有一家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單位給上保險當然是好事,如果不給上,我也不會主動要求,斷保是平常事?!?/p> 有的人因為就業中斷而斷保。蔡女士懷孕后辭去了在北京一家出版公司的工作,回家做“全職媽媽”,她的養老保險從此中斷。“我計劃孩子兩歲后再出來工作,到時候再接著上養老保險?!?/p> 有的人斷保是考慮到已經累計繳費15年,按照現行政策即可在達到退休年齡后按月領取養老金,自己算算賬后不愿再多繳。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中斷社保是轉移接續不暢導致的。自己不想斷保,老單位繳納了社保,新單位可以提供社保,但勞動者異地流動時,養老關系無法順暢對接。一些人受漫長繁瑣的轉移接續過程所累,中斷了幾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保險。一些人由于無法實現轉移,從此斷保。據分析,在3800萬人中,這類群體占據了相當大比例。由于其養老保險完全是被動中斷,這部分人對完善制度、順暢接續的呼聲也最高。 ■轉移接續不暢,參保者無奈斷保 ——1.5億農民工在城鄉間流動,6000多萬人跨省流動,養老保險轉移接續難題影響參保進程 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有多難?難到直接導致大量有參保愿望的勞動者無奈斷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保所所長金維剛介紹說,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既包括統籌地區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也包括不同制度間的社會保險關系的銜接,如城鄉社會保險制度間的銜接。我國有2.6億農民工,其中1.5億人在城鄉間流動,6000多萬人跨省流動。不論是哪一種流動,都涉及社保轉移接續的問題。 《社會保險法》從法律層面明確了跨地區就業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權益及關系轉接的原則,即“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政策說得明明白白,但實際運轉中,參保者卻發現轉移接續難上加難。 趙秀英和丈夫曾在河北秦皇島一家工廠的流水線上干了近10年,一直繳納養老保險。3年前,夫妻倆來到北京,進入一家物業公司工作。公司愿意提供三險,這曾讓趙秀英很高興,以為將來老了能按月領養老金。但反復咨詢后才發現,她在河北繳納的養老保險很難在北京接續,她的戶口在吉林,要把河北以及北京的養老保險轉至老家以便將來領取待遇也很復雜。她說,如果分段繳納的養老保險最后不能連著算,還不如不繳保險,現在少扣點工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保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以轉移接續的人中,成功轉移的人僅占20%,約八成的人流動后,要么沒有就業,要么就業后沒去辦理或沒辦理成功。 一些地方出于利益考慮,對參保人員設置了諸多限制條件。有的大城市不允許非戶籍人口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辦理養老保險,有的大城市以種種借口拒絕承接大齡勞動者的養老保險關系。此外,操作環節上缺少統一規定,也影響著轉移接續。廣州市社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直言,外來務工人員如果要辦理跨省轉移,由于在“年限互認”等方面國家沒有統一規定,他們基本上采取“擱置”的方式處理。 農民工在城鄉間流動,目前我國對職工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如何銜接尚未做出詳細規定,直接影響農民工持續參保。 |
相關閱讀:
- [ 12-18]武漢城市圈建立城鄉居民統一養老保險體系
- [ 12-12]胡曉義回應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問題:要審慎研究
- [ 12-11]人社部:將按中央決策解決養老金“雙軌制”
- [ 12-11]胡曉義:延退是為持續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
- [ 12-10]人社部副部長:將按中央決策解決養老金“雙軌制”
- [ 12-08]以房養老首款產品明年一月推出 被指富人游戲
- [ 12-05]公務員養老變革亟待立法跟進
- [ 12-05]成都農民也可買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