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觀察:世界經濟溫和復蘇 未來發展仍具不確定性
2013-12-26 07:08? 李亞南 王修君?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世界經濟溫和復蘇 未來發展仍具不確定性 中新社記者 李亞南 王修君 2013年,部分發達經濟體在歷經艱難調整后整體呈現回暖跡象。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經濟體卻略顯疲態。未來,發達國家能否維持目前的復蘇勢頭?新興經濟體又如何克服轉型困難? 發達經濟體:被寄與希望的復蘇 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率先啟動新一輪經濟調整。除經歷持續的“去杠桿化”外,一些國家還提出了“再工業化”等結構性調整目標。目前看,發達國家經濟調整效果初顯。 紐約梅隆銀行亞太區主席利格思認為,美國的經濟增長是整個發達經濟體的亮點,預計其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也指出,美國國會達成的預算協議、強勁的經濟數據以及美聯儲資產購買削減計劃這只“靴子”的落地,使得“2014年的世界經濟前景強勁許多”。 但也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目前經濟增長還面臨一些棘手問題:一是周期性的財政爭端與國債上限問題可能對市場信心造成長期不良影響;二是失業率依然受到關注;三是美聯儲退出量寬之路或將崎嶇難行。 自今年第二季度結束“二次探底”,“久病尋良醫”的歐洲經濟也開始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除希臘等個別國家外,其他深陷債務危機的外圍國家幾乎都出現了復蘇跡象。德國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為歐元區經濟改善提供了支撐。但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債務負擔仍十分沉重,政府減赤壓力巨大,重債國疲弱的經濟態勢恐將抑制整體經濟回升力度。 另一個經濟表現轉好但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家是日本。今年上半年,在“安倍經濟學”前兩支箭——即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帶動下,日本經濟出現了久違的“高增長”。但由于作為“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的新經濟增長戰略難以觸及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外界普遍對日本經濟前景持保守態度。 |
相關閱讀:
- [ 12-24]“重新掛鉤”與“新的脫鉤”
- [ 12-05]外國專家:中國表現在新興經濟體中都是脫穎而出
- [ 11-27]歐美國家量寬變化預期導致新興市場劇烈震蕩
- [ 11-22]寬松政策是比特幣狂飆的催化劑
- [ 11-12]習近平的政治自信從哪里來?
- [ 11-12]中國是新興經濟體增長拉動力
- [ 11-06]華爾街日報:近三成美國人視中國為“老大”
- [ 11-02]中國10年后將成最大旅游經濟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