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推中日十大新聞凸顯民意關切
2013-12-29 08:24? 劉洪亮?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日前,日本共同社中文部門評選出了2013年中日關系的十大新聞。這十大新聞既反映了中日關系當前面臨的嚴峻局面,即在2013年因釣魚島問題引發的中日對立態勢仍在持續,兩國首腦換屆以來未舉行正式會談;同時也顯示了民意對中日貿易額和游客人數均同比下滑、甚至擔憂兩國發生不測事態的關切。這十大新聞顯示,中日關系已經進入“嚴冬期”,面臨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冷淡的狀態。共同社認為,臨近年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又給兩國關系蒙上了一層陰霾。 破解僵局看不到頭緒 在共同社評選出的中日關系十大新聞中前四條凸顯了雙邊關系的緊張程度,其中包括:日中首腦換屆后僅短暫接觸,未實現正式會談;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日中接連海上演習;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中方提出強烈抗議和日本安保政策轉變引起中方關切。 去年12月,“保守鷹派政治家”安倍晉三第二次登上了日本首相的位子。中國在經過“十八大”和今年的兩會順利完成了換屆工作。但是,從中日關系角度看,自換屆以來,兩國間的高層往來實際上一直處于中斷狀態。否認“擱置爭議”、不顧中方有關釣魚島問題的基本立場、在修復中日關系問題上毫無誠意的安倍晉三一方面擺出“高尚”姿態,宣稱中日間“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另一方面卻在大力推進日本安保政策轉型,加速了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設置,還不顧各方的反對,憑借掌控國會的優勢強行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盡管安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在俄羅斯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時進行了短暫的“站立交談”,但中日首腦間的正式會談至今沒有實現。 從今年初日本宣稱中國軍艦用火控雷達掃描海上自衛隊護衛艦,到中方11月23日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安倍借此大肆宣稱日本受到安全威脅。12月17日,日本政府通過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新《防衛計劃大綱》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這3份有關國家安全政策的重要文件,鼓吹“中國威脅”,渲染地區緊張氣氛。12月26日,安倍突然參拜了靖國神社,受到了包括中韓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強烈譴責。 安倍這一年來的所作所為,最終讓中日政治關系進入“嚴冬期”,而如何破解僵局目前看不到頭緒。 |
相關閱讀:
- [ 12-28]調查顯示:74.6%受訪者傾向對日本強硬反制
- [ 12-27]三專家解讀安倍“拜鬼” 中日關系是結構性惡化
- [ 12-27]以耐心和智慧贏得中日關系的良性演變
- [ 12-27]安倍的帝國幻想只能是意淫
- [ 12-27]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執意火上澆油
- [ 12-26]中國駐日大使就日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提出強烈抗議
- [ 12-24]日媒:安倍難破中日僵局 “嚴冬期”仍在持續
- [ 12-22]駐日大使:望日方按四個政治文件處理釣魚島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