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化武無法準時運出 安全狀況不佳系主因
2013-12-31 08:52? 焦翔 宦翔?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聯合國和禁化武組織12月29日發表聲明,31日將化武運出敘利亞的計劃無法按期完成,各方正在努力推進相關工作,避免延遲過久。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稱,糟糕的天氣和武裝沖突影響了化武運輸的進程。 報道稱,敘利亞政府軍此前指責反政府武裝在沙特指使下攻擊政府軍存放化學武器的地點,對化武運輸造成干擾。《環球時報》記者也注意到,戰略干道“大馬士革—霍姆斯高速路”直到最近依然無法完全保障安全,這也是造成化武運輸遲緩的重要原因。自上月開始,反政府武裝在位于大馬士革北部的卡萊蒙山區投入上萬兵力同政府軍作戰,相關道路被切斷,聯合國在敘利亞監督化武的工作人員需輾轉黎巴嫩,再繞行返回位于敘中部城市霍姆斯及拉塔基亞。 此前,來自俄羅斯、美國、中國、敘利亞、挪威、丹麥和聯合國的專家在莫斯科會面,就保障敘利亞將化武從拉塔基亞港運出做出決定,由俄羅斯保障拉塔基亞以及敘利亞領土范圍的海上安全。中國駐敘利亞大使張迅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際上對從敘利亞運出化武態度一致,并不存在政治障礙,只是在一些技術環節無法落實,導致期限推遲,銷毀化武進程將繼續落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禁化武組織官員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敘利亞的化武消除工作并不復雜,也沒有技術難題,因為敘方擁有的化武多是“半成品”,不合成并無化學危害。他指出,此前位于霍姆斯省的一些地區因安全狀況不佳,在運輸過程中存在困難。據記者了解,部分西方國家不愿向敘利亞提供一些軍民兩用的運輸和保護設備,也是造成化武運輸時間推遲的重要原因。 另據親反對派的阿拉伯電視臺報道,政府軍過去兩周在阿勒頗使用油桶炸彈,已造成至少517人死亡,包括150多名兒童。沙特《利雅得報》29日稱,與政府軍在阿勒頗使用油桶炸彈相比,化武算慈悲了。敘反對派“全國聯盟”曾呼吁,如果政府軍不停止使用該種武器,就不參加下月22日舉行的日內瓦會議。(特派記者 焦翔 宦翔) |
相關閱讀:
- [ 12-30]外交部:確保敘利亞化武順利銷毀,符合各方利益
- [ 12-30]韓國派遣一名專家 參與敘利亞化學武器銷毀工作
- [ 12-30]敘一空軍基地爭奪戰已持續3天 至少19人死亡
- [ 12-30]敘局勢展望:巴沙爾博弈大選 化武危機存變數
- [ 12-30]讓國際關系體系轉型更自如
- [ 12-29]阿爾及利亞決定參加第二次敘利亞問題日內瓦會議
- [ 12-28]多國專家在俄舉行會晤 商討銷毀敘化武事宜
- [ 12-27]俄媒:中俄海軍艦艇將聯手護衛敘利亞化武運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