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斯諾登呼喊攪亂西方 主流媒體引爆敏感話題
2014-01-04 08:00?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劉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愛德華斯諾登是一名檢舉人,一名揭發政府腐敗行為的檢舉人。”2日是2014年的第一個工作日,美國《紐約時報》當天的社論成為美國以及世界議論的焦點話題。該社論稱,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簽署法案并公開呼吁,要加強保護揭發政府腐敗行為的檢舉人。而曝光“棱鏡門”的斯諾登扮演的就是檢舉人角色,“考慮到他披露信息的巨大價值和他揭發的暴行,斯諾登不應該過那種流放、恐慌和居無定所的生活。”這篇社論稱,斯諾登也許是犯了罪,但他第一個向全體美國人披露了NSA大范圍監控個人信息的行為,“因此對整個國家來說是有功的”。《紐約時報》呼吁,美國總統奧巴馬應該指示他的下屬“開始尋找某種辦法為斯諾登開脫罪責”,與其進行交易或為其提供某種形式的赦免。 曾經大量刊載過斯諾登爆料的英國《衛報》在評論中也呼吁奧巴馬赦免斯諾登。《衛報》稱,有關美國監聽項目的最后裁決很有可能會由最高法院作出,如果裁決結果同不久前華盛頓聯邦法庭法官利昂的裁決一樣認定監聽項目違憲,那么作為監聽項目揭發者的斯諾登是否還會被當局視為叛徒?社論呼吁,奧巴馬能利用其手中權力“人道的、以一種體現對言論自由表示尊重的方式”對待斯諾登,讓斯諾登“有尊嚴”回國。 美英兩個主流媒體不約而同刊登“特赦”斯諾登的要求立即引起許多西方媒體的共鳴。“流浪的孩子應該回家”,德國《世界報》3日以此為題稱,美英兩個主流媒體致力于讓斯諾登返回美國,特別是《紐約時報》在美國擁有的影響力和分量,也許將開啟斯諾登的“回家之路”。該報援引一些美國律師和學者的話稱,美國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間諜法案已經過時。實際上,斯諾登并沒有傷害美國利益,相反給了美國很多有益的啟示。文章稱,美國輿論也越來越傾向支持斯諾登。奧巴馬必須選擇,是冷酷地在最高處指揮打擊斯諾登,還是保護公民的權利、用更人性化的手段面對批評者。文章稱,浪子總有一天會回家,但這條原諒的路還很長。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稱,新年伊始,美國最有影響的報紙《紐約時報》將其新年的第一篇社論獻給了斯諾登。文章稱,對斯諾登寬大并不是對美國現存制度規則的徹底反抗,相反它只是承認了美國制度的不完善之處。美國最偉大的總統華盛頓曾經赦免拿起武器反抗聯邦政府對威士忌征稅的農民。如果華盛頓當時認為這是對美國政府合法性的激烈反抗開創了一個惡劣先例的話,他是不會發布寬恕令的。 但美國一些保守派擔心,對斯諾登進行寬大處理將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美國《財政時報》稱,《紐約時報》、《衛報》及許多媒體呼吁對斯諾登進行寬大處理的大合唱響起來了,但讓斯諾登逃脫法律的懲罰卻可能制造一個危險的先例:如果你有什么不滿,就向媒體泄露美國的秘密吧,大家會讓你逃脫法律的懲罰。 |
相關閱讀:
- [ 01-03]俄媒評2013年普京五大事件 庇護斯諾登入選
- [ 01-03]《紐約時報》等美英報章吁美政府寬大處理斯諾登
- [ 12-30]美國國安局前負責人批斯諾登為“賣國賊”
- [ 12-30]2013國際頭條人物:大時代 小注腳
- [ 12-29]揭秘采訪斯諾登:記者怕跟蹤頻換交通工具(圖)
- [ 12-27]斯諾登踢爆“棱鏡門” 聯大決議關注隱私權
- [ 12-26]斯諾登發表另類圣誕賀詞 呼吁終止政府監控
- [ 12-26]斯諾登發表圣誕致辭 借《1984》吁終結政府監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