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日,“雪龍”號停泊在南極浮冰區。當日,成功完成俄羅斯船52名被困人員的援救行動后,“雪龍”號在撤離這片密集浮冰區之際自身受阻。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 新華網“雪龍”號1月4日新媒體專電(“中國網事”記者 張建松)北京時間1月2日19時30分,我國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考船在澳大利亞“南極光”號極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成功營救在南極遇險的俄羅斯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客船上的52名乘客。“雪龍”號船準備撤離浮冰區繼續執行后續考察任務時,所在地區受強大氣旋影響浮冰范圍迅速擴大,造成“雪龍”號船及船上101名人員被困。 目前,已成功實施救援的“雪龍號”自身遭受浮冰圍困,4日,“雪龍”號停泊在密集浮冰區,距離最近的清水區約21公里,船上101名人員安全,物資補給充足。為了保證船舶安全,“雪龍”號在浮冰中開辟了一條長約1公里的“破冰跑道”,等待天氣有利時機,破冰突圍。 從組織營救到撤回受阻再到組織突圍,跟隨考察隊的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見證了整個過程。 “最高等級求救信號” 2013年12月25日,“雪龍”號正航行在南大洋海域,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前往羅斯海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凌晨5點50分,值班駕駛員突然接到澳大利亞海上搜救中心的電話: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客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在南緯66度52分、東經144度19分的海域被浮冰困住,兩座冰山正向船舶漂移,威脅船只及人員安全,情況危急。同時,“雪龍”號也收到了這艘俄羅斯客船發來的最高等級的海上求救信號。 俄羅斯客船遇險冰區有十成的浮冰,厚度在1-2米,是兩年以上冰齡的多年冰,大浮冰的直徑達到25-200米。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接到消息后,立即指揮值班駕駛員將計劃航線向東南方向調整,以十五節的最大航速,前往俄羅斯客船遇險地點。同時,國家海洋局極地辦同意“雪龍”號前往俄羅斯客輪遇險地點對其進行救助。 “雪龍”號靠近俄羅斯客船的過程非常艱難。堅硬的大塊浮冰鋪滿了海面,幾乎看不到清水,浮冰最大厚度有3-4米,而且流速很快,“雪龍”號剛剛破冰開辟出清水道,浮冰很快就閉合起來。浮冰上還有厚厚的積雪,給“雪龍”號破冰又增加了難度。 從27日早上9點進入浮冰區到下午5點,“雪龍”號只能以一、兩節的航速破冰前進。 瞬息萬變的南極天氣在2014年1月2日終于轉晴。燦爛陽光照在白茫茫冰面,紫外線極強,分外耀眼。為了這種好天氣,“雪龍”號整整等待了6天。自從2013年12月27日第一個趕到圍困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的這片密集浮冰區,“雪龍”號一直與俄羅斯被困船以及隨后趕來救援的澳大利亞“南極光”號保持密切聯系。 直升機組救援過程經歷“驚魂一刻” 考察隊領導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先派遣應急救援海冰工作組隊員到俄、澳兩艘船附近冰面實地勘察。海冰組先遣隊除了攜帶冰雷達等探冰設備,還攜帶了二十多塊長條木板,塞滿了直升機的機艙。 可別小看這些普通的木板,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南極考察在海冰運輸中的架橋鋪路,都需要用木板減輕海冰表面積的壓強。因此,每次考察隊都會準備很多木板。沒想到的是,這些木板在這次在海冰救援行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海冰厚度和強度滿足直升機起降安全條件下,海冰組隊員用木板搭建,一個直升機臨時的懸停平臺。 記者跟隨海冰組先遣隊乘坐“雪鷹12”直升機,從“雪龍”號上起飛到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附近冰面,然后到“南極光”號附近冰面。 隨著直升機徐徐下降,坐在后艙的窗口向外望去,冰面上的雪被凍成了“雪晶”,雖然沒有被吹起雪霧,但顯然不足以承擔直升機的重量。記者清楚地看到,直升機的左輪剛落下,就陷下去了一大半。駕駛員趕緊將直升機提起來,保持住平衡,懸停在冰面。 2日下午,“雪龍”號上的“雪鷹12”直升機飛行6架次,成功將被困的俄“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所有52名乘客轉移到澳大利亞“南極光”號破冰船上。 當最后一個飛行架次終于圓滿完成,在“雪龍”號駕駛臺的甚高頻里,先后傳來“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和“南極光”號的感謝,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感謝‘雪龍’號,我們已經完成了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救援工作。” 2日晚,直升機組的許多人都喝醉了。他們說,想起這一幕每個細節都非常后怕。在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期間,“雪鷹12”直升機的前輩“雪鷹”號在南極折戟,就是因為在冰面上降落時失去平衡,旋翼打在冰面上,瞬間造成了機身損毀。而如果高度旋轉的旋翼風直接將木板吹起來,砸在了人的身上,后果也不堪設想…… 成功完成俄羅斯船只被困人員的援救行動后,“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船長在第一時間給“雪龍”號船長發來感謝郵件,他說:“你們的合作是國際合作的典范,不僅體現了人類航海中的互助精神,也體現了《南極條約》精神。雖然我們船現在還很困難,但在你們救助精神的鼓舞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從冰封的南極擺脫困境。非常希望有機會能向你們當面言謝。” 救援成功后“雪龍號”受阻 然而,“雪龍”號3日在撤離這片密集浮冰區之際自身卻受阻。記者看到,一夜之間,“雪龍”號右舷密集的浮冰區里,不知何時飄來了一座平頂大冰山,冰山長達一公里左右,還在不斷向西北方向漂移,最近距離“雪龍”號僅1.2海里,橫亙在“雪龍”號撤離路線的前方。 “雪龍”號船受阻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我國南極科學考察隊暨“雪龍”號船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冒著極大風險,成功完成對遇險俄羅斯籍客輪的救援行動,為祖國和人民爭得了榮譽,請向同志們致敬,并轉達我對他們的誠摯慰問。習近平要求各有關方面協調配合,指導幫助他們脫困,確保人員安全。他表示,祖國人民同他們在一起,希望他們保重身體、堅定信心、沉著應對、科學施策,爭取早日平安返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希望科考隊沉著冷靜應對,務必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等待有利時機,積極穩妥設法突破海冰圍困。 4日上午,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雪龍”號多功能廳召開了全體隊員大會,將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和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各級領導的重要批示,及時傳達到每一位隊員。全體隊員倍受鼓舞、精神振奮。不少隊員表示“信心倍增”。 4日,“雪龍”號停泊在密集浮冰區,距離最近的清水區約21公里,船上101名人員安全,物資補給充足,等待天氣有利時機,破冰突圍。 據有關部門會商,1月6日可能有一次天氣和海冰變化過程,有望為“雪龍”號船脫困帶來有利條件。 |
相關閱讀:
- [ 01-05]“雪龍”號上部分科考項目照常進行
- [ 01-05]“雪龍”號人船安全物資充足 已定多套突圍方案
- [ 01-05]“雪龍”號將擇機突圍 已開辟約1公里破冰跑道
- [ 01-05]雪龍號嘗試破冰脫困未成功 聲明暫時不需援助
- [ 01-04]澳海事局:中國雪龍號南極科考船目前處于安全狀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