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輿論戰火藥味漸濃 不受歡迎成安倍“文身”
2014-01-07 10:37? 李珍 紀雙城 王剛 青木 劉暢 玉鵬 甄翔?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這是中日在國際舞臺上輿論較量的一個縮影。5日,日本駐紐約總領事投書《紐約時報》為安倍參拜辯護,中國駐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大使則紛紛發聲批評安倍的歷史觀。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稱,為向國際媒體介紹本方在同中韓主權糾紛中的立場,日本外務省計劃邀請100多名美歐駐華記者今年年初訪日。外務省表示將帶這些記者訪問沖繩和島根,沖繩目前管轄著釣魚島,而韓國目前控制的獨島屬于日本的島根。日本媒體還引用美國前眾議院議長哈斯特爾特和印度前國家安全保障委員會高官拉賈格帕蘭的話說,中韓批評安倍參拜“沒正當理由”。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近日在接受《產經新聞》采訪時宣稱,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幕時,中共一黨體制能否繼續“值得懷疑”。 法國《費加羅報》文章稱,中日自關系緊張以來的外交罵戰,如今從簡單乏味的外交政治套話,逐漸進化到有趣大膽的文學藝術語言。“中日互罵‘伏地魔’”,德國《商報》6日以此為題描寫了一個場景:在一所小學操場上,幾個孩子正在玩“哈利·波特游戲”。“你是伏地魔!”一個男孩指著一個特別瘦的同學。對方回應說,“不!你才是伏地魔!”他們來來回回指著。現在,校園的場景已經變成外交上的現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正在激烈地爭論誰是亞洲“伏地魔”。下一步是什么?向對方吐痰?腳踢對方?拉對方頭發?這兩個亞洲國家再次相互較量強大,這已經遠不是搞笑與幻想。兩個國家都是世界上最富有、規模最大、最有組織的國家,他們的傾向和矛盾升級非常令人擔憂。刊登爭論文章的《每日電訊報》評論說,中日兩國高層在外交政策上各執一詞,東亞局勢走到“十字路口”。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蔣豐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針對安倍的“拜鬼”行為,不僅中國外交部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聲明,中國駐外大使也先后表態,而日本外交官同時針鋒相對地還擊,日本媒體還拉上各國政客為安倍行為辯護,這種“大陣勢”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極為罕見,說明中日兩國都做好了“撕破臉皮”的準備,不惜運用一切力量在國際舞臺上大打輿論戰,爭奪話語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所研究員呂耀東認為,中日關系自撞船事件轉惡后,再因日本“購島”之舉全面惡化,3年多來從未有過真正回暖的時刻。只要安倍政府還堅持以否認侵略歷史和渲染中國威脅為基點,謀求突破二戰束縛走向軍事大國,中日關系就絕無回暖可能。呂耀東說,如果日本持續增強防衛力量并在西南諸島強化部署,中日關系的2014年將充滿不確定性,并蘊含著不斷惡化的危險因素。美國《福布斯》網站文章稱,本周,中國公開宣布日本首相安倍不受歡迎,一旦賦予不受歡迎者的身份,中國是否會撤銷這個身份,還是說這個身份要帶到墳墓里去了?這或許是個比較長期性的身份,而不是能很快抹去的糟糕“文身”。【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李珍 紀雙城 王剛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玉鵬 甄翔】 |
相關閱讀:
- [ 01-07]安倍壓力過大夜夜借酒入眠
- [ 01-07]中國展開外交輿論攻勢 針鋒相對反制安倍“拜鬼”
- [ 01-06]韓媒:安倍對話提議無誠意 日韓首腦會談難實現
- [ 01-06]安倍談2014年施政 再放言欲與中韓舉行首腦會談
- [ 01-06]中國駐加大使批駁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 [ 01-06]日本學者:安倍慣于回避難題 制造新狀況轉移視線
- [ 01-06]安倍仍將豪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