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全面正確的歷史觀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黨的歷史
2014-01-07 18:49? 冷溶?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黃曉夏 |
分享到:
|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和態度 對于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過,我們黨在1981年作《歷史決議》的時候作出過明確的結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個問題今天仍然很受關注,還有一些噪音雜音;又由于這個問題事關政治大局,所以,迫切需要進一步從理論上進行說明,講清道理,以統一全黨思想。 習近平同志直面問題,提出了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原則和科學態度。有這樣幾個重要思想觀點。 一是,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從一切正義事業發展的歷史邏輯的高度,說明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越是偉大的成功其過程越是充滿艱辛。歷史本來就是在曲折中發展的,失敗為成功之母?!拔覀兊氖聵I之所以偉大,就在于經歷世所罕見的艱難而不斷取得成功。”這正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人間正道是滄?!?。 二是,毛澤東同志晚年犯錯誤,有其主觀因素和個人責任,也有復雜的國內國際的社會歷史原因,應該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蔽覀円⒁鈴倪@個方面去認識和分析毛澤東同志犯錯誤的原因,客觀公正地、全面正確地認識錯誤、吸取教訓。 三是,評價歷史人物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做到“六個不能”,即: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于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于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來。 四是,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他們的認識和行動也要受時代條件限制。因此,對待他們所犯的錯誤,要做到“兩個不能”。一個是“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并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另一個是“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 五是,能否正確對待自己所犯的錯誤,是衡量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否真正對人民負責任、是否鄭重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提出對錯誤采取鄭重態度的標準:“一是敢于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边@是對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提出的重要理論觀點的進一步闡發。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這樣的鄭重態度。毛澤東同志說,我們黨的“主動權來自實事求是”。鄧小平同志說,我們黨所以是一個好的黨,總是能從錯誤中走出來取得更大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貫采取這樣的態度。 六是,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指出: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不論發生過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論出現過什么苦難和困難,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這就是說,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歷史、珍惜自己的歷史,著眼未來,把我們的全部歷史作為向前發展的寶貴財富。 上述思想觀點,講得系統、深刻、精辟,有說服力。這是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從哲學和歷史的高度進行的闡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講話提出的基本原則和科學態度,是對《歷史決議》有關內容的豐富和發展,是在今天的認識基礎上闡述中國共產黨自己的歷史觀。 把黨和人民90多年的實踐及其經驗當做立身之本 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闡述了改革開放的由來和偉大意義,指出:“35年前,在黨和國家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在鄧小平同志領導下,我們黨解決了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根據新的實際和歷史經驗確立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這兩個相互聯系的重大歷史課題,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他高度評價改革開放的意義,指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p>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與黨全部奮斗史的關系,是習近平同志闡述的一個重要問題。他強調,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實踐,是這一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決不能忘記過去的歷史?!耙磺邢蚯白?,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要把黨和人民90多年的實踐及其經驗,當做時刻不能忘、須臾不能丟的立身之本,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他再次闡述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的關系,指出: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黨和人民在歷史新時期把握現實、創造未來的出發陣地,沒有它提供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沒有它積累的思想成果、物質成果、制度成果,改革開放也難以順利推進。這些精辟論述,把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在我們黨90多年奮斗歷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毛澤東同志為我們今天正在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的貢獻,講得非常清楚。他動情地說:“今天,我們可以告慰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是,在他們帶領黨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基礎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習近平同志明確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創和發展的偉大事業堅持好、發展好。”這種清醒的認識、鮮明的態度、堅定的立場和神圣的責任感,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同志這篇重要講話,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新的認識高度,對如何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黨的歷史這樣的重大問題作出的全面闡釋。我們要認真學習講話精神,始終堅持全面正確的歷史觀,牢記“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為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 |
相關閱讀:
- [ 01-07]冷溶:習近平關于毛澤東歷史功績等論述是亮點
- [ 01-06]毛澤東秘書周小舟故居獲批3A級景區
- [ 01-05]毛澤東詩詞意境美術作品展在京開幕
- [ 01-02]賀國強親自致信向年輕干部推薦《毛澤東的讀書生活》
- [ 12-27]寧德市舉辦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郵票展
- [ 12-27]珍貴手跡 講述毛澤東的福建緣
- [ 12-27]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 宋祖英戴玉強等引吭高歌
- [ 12-27]習近平等7常委瞻仰毛澤東同志遺容 向坐像三鞠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