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黃牛,普通訂票客根本不是對手 專家呼吁:鐵路和社會網站合作應對 離過年越來越近,春運搶票也到了競爭最激烈的時候。近日有技術報告指出,“網絡黃牛”在春運購票浪潮中使用的技術手段已登峰造極,可憑借毫秒級刷新頻率“闖關”12306購票網站的驗證機制,幾分鐘之內就刷出近千張票,普通訂票客根本不是其對手。 專家表示,“網絡黃牛”手中的搶票軟件還遵循鐵路部門制定的“每隔五秒鐘刷新一次”的規則,以維持系統穩定,因此較難識破。 拖親喊友PK“黃牛” 春運大幕還未開啟,火車票預售已入高峰。1月7日,鐵路全天發售車票835.5萬張,其中,互聯網和手機客戶端發售車票451.1萬張,占當日總售票量的54%,創出高峰。 一些網民戲稱搶票比唐僧西天取經還難。體驗搶票的“酸甜苦辣”成為這幾天國人的共同經歷。 27歲的郭威是一位在杭州工作的“IT男”,他打算和女朋友到成都過年,而去成都的票很緊俏,每天只有三趟普通車。為了買票,他提前一周進行了模擬,把網購、電話、手機購等所有的途徑都試了好幾遍。 “一會兒網站崩潰、一會電話打不進、一會手機又卡死了,模擬階段就把我折騰得夠嗆。太焦慮了,連做夢都在買票。”郭威說。 7日買票當天,為了利用家里12兆光纖寬帶的網速,郭威瞞著老板“翹了班”,提前一個小時守在電腦前,同時又拉了7位朋友幫忙,大家電話、手機、電腦一齊上。為了加強競爭力,郭威還用上了搶票軟件,在經歷“心跳都差點停止的30秒后”,他終于如愿搶到了兩張硬臥票。 “沒搶過春運票就不能說了解中國,焦慮、激烈競爭、煎熬。”郭威在微信朋友圈中感慨。 不過很多人沒有郭威那么幸運。在寧波工作的廣西籍白領杜麗也是提前好幾天做了準備,但是8日依舊沒能搶到一張票。“瞬間被秒殺了,悲劇。”杜麗說,她準備9日再試試。 普通訂票客如此辛苦,轉戰網絡的“黃牛黨”情況又如何? 獵豹瀏覽器技術團隊日前發布《網絡黃牛軟件黑色產業鏈調查報告》稱,據實際測試結果,12306更換的動態驗證碼等手段難不倒“網絡黃牛”。一秒鐘內,“黃牛”使用的專業版刷票軟件可以執行包括提交訂單、識別驗證碼、遇到無票再刷新、再次提交驗證碼、提交訂單等一系列動作。 為驗證“黃牛”搶票的有效性,獵豹技術團隊曾試用“黃牛”版軟件搶票,在短時間內搶到1000多張車票。該團隊還在2013年12月31日下午以購買從廣州到海口(12306網站上一般很難買到)的車票為由,聯絡到一位“網絡黃牛”。 “買票需求提出20分鐘之后,‘黃牛’就打來電話說,票已經買到了,提供給我們一個陌生的12306賬號,催促我們趕快支付。”技術人員說。隨后由于網絡緩慢,“網絡黃牛”誤以為票未完成支付,已經回倉,馬上又提供了另一個12306賬號,里面還有一張廣州到海口的車票,讓技術人員再次支付,囤票痕跡一目了然。 買個軟件武裝自己 1月8日,媒體曝光“網絡黃牛”利用技術手段搶購春運車票后,互聯網上相關以“購票”“搶票”為主題的QQ群人氣大熱。有的500人群馬上達到上限,還衍生出“二號”擴展群;有的2000人群,成員也已超過1000人。但網友發現,群中的“求購車票者”眾多,“黃牛”卻難覓蹤影。 獵豹技術人員分析,媒體報道后,可能有一部分“黃牛”選擇躲避風頭。不過9日測試顯示,部分“黃牛”使用的專業版搶票軟件仍然有效,依舊可以使用。業內人士表示,按計劃,9日當天發售1月28日的火車票,此時往往是春運車票銷售的熱點時段。“準確地說,‘黃牛’就是轉變到暗處來進行操作了。因為春運期間是他們發財的好機會,黃牛不會輕易放棄。” 獵豹技術人員表示,“黃牛”所用的搶票軟件毫秒級刷新的技術含量并不高。然而,大部分正規搶票軟件廠商都遵循著鐵路部門制定的“每隔五秒鐘刷新一次”的規則,以維持系統穩定。目前,一些訂票客不得不購買軟件與“黃牛”競爭。 老實排隊肯定吃虧 “12306”網站出現的黃牛搶票問題,也引發了人們對市場化改革的思考。面對每天十幾億次集中而龐大的訪問量,獵豹、360、金山等互聯網公司看到了商機,推出各種搶票軟件。鐵路部門對此“嚴防死守”,通過改變驗證碼等措施,阻止這些網站的“滲透”。 “12306網站的處理能力還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速度。鐵路部門可以考慮和社會上的網站合作,形成合力。”中國人民大學許光建教授說。 |
相關閱讀:
- [ 01-11]靚麗“動姐”苦練“內功”備戰春運
- [ 01-11]春運搶票日日走高 徐州站:77%已售票占位未取
- [ 01-11]浙一大客車攜萬元高檔煙混跡春運大軍 涉非法走私
- [ 01-11]浙江一“土豪”公司春節放假23天 報銷來往車費
- [ 01-11]小伙買7張火車票“接力回家”:輾轉8地途經11站
- [ 01-10]春運將至 “搶票廣告”登上北京公交站臺
- [ 01-10]春運進行時:北京西站增設臨時候車處臨時售票處
- [ 01-10]春運熱點地區車票已售罄 窗口排隊買票旅客減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