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人大近日審議通過了 《珠海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 《條例》規定,對領導干部實施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條例》還在立法中規定了排污權交易制度,創建環保市場。 據悉,該《條例》是黨的十八大后全國首部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性法規,將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首次在立法中規定,未完成生態文明建設約束性指標的,責任單位的第一責任人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優秀、稱職等級。 《條例》也明確,逐步建立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根據《條例》,珠海市政府將確定各區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各區政府負責制定區級控制指標,將本轄區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排污單位。而且,《條例》也首次在立法中規定了排污權交易制度,并明確規定,超額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任務的排污單位,其超額完成的削減量經市環境保護部門復核后,可以依法轉讓。 引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措施,也成為《條例》一大亮點。《條例》規定,對于已受污染或者破壞的環境功能區,應當落實整治責任人進行治理和恢復。不按要求采取措施的,由環境保護部門通過招標等公開方式確定有治理和恢復能力的第三方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責任人承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條例》中還明確,建立重大項目生態影響預評估制度。按其規定,珠海市人民政府設立由相關領域專家、公眾代表和相關部門代表等組成的環境宜居委員會,審議重大決策和項目,聽取專家和公眾意見,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審議和咨詢意見。 |
相關閱讀:
- [ 01-11]中國啟動首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
- [ 01-10]永泰江山大名城 6000畝世界級中央生態居住地
- [ 01-10]泉州爭當改革“排頭兵” 讓“百姓富、生態美”
- [ 01-10]閩清巧打生態牌 探索農業工業發展新模式
- [ 01-10]福州南江濱東大道將建生態廊道 延伸段工程項目獲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