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2013年年底曾發布文章,指責百度日文輸入法軟件“擅自”將用戶的輸入記錄上傳至服務器,要求日本國內大學和研究機構盡量避免在利用電腦系統時使用百度日文輸入法。該媒體1月13日再次發布消息稱,在對日本全國29個縣市調查后發現,有1000臺以上公用電腦使用百度輸入法,其中有包含居民信息的電腦可能向百度服務器發送了相當于2年報紙文字量的數據,可能觸犯了個人信息保護條例。 《讀賣新聞》稱,在對47個都道府縣和20個政令市自上月報道后1個月內使用情況調查中發現,橫浜市272臺,熊本縣197臺,秋田縣113臺,23府縣和6市共1124臺電腦中安裝了百度日語輸入法。 該媒體還稱,在保存了通信記錄的自治體政府當中,12個府縣市確認該軟件向百度發服務器發送了數據。熊本縣2013年12月1日起25日期間,該軟件向百度服務器發送的數據超過280兆字節,按1個文字2個字節簡單換算,相當于2年報紙的文字量。在知事辦公室、健康福利部等個人及內部信息集中的部門中都發現該軟件的使用。縣政府方表示,盡管有個人信息泄漏的危險,但不知道調查方法,目前并不安排進行調查。 此前日本《產經新聞》曾就百度日文輸入法炒作中國“網絡威脅”宣稱中國黑客曾多次侵入日本政府的服務器,試圖盜取信息,而在信息安全方面,日本需要對來自中國的“威脅”進行嚴格的防范。一些日本網絡媒體甚至將百度輸入法比喻為“間諜軟件”,稱這是中國方面專門開發出來,用于盜取日本方面信息,進行“情報戰”的武器。 針對日本媒體的惡意指責,百度曾公開發表聲明稱,百度日文輸入法采用全球最流行的云輸入技術,會將用戶輸入的部分數據以加密形式上傳到服務器。這些數據不含個人隱私內容,僅用于提升用戶體驗。相關服務器及數據也全部放在日本境內接受管理,不存在非法上傳數據和泄露的問題和風險。 同時,有關專家也表示,日本說百度借輸入法收集情報的說法非常可笑,可能是得了妄想癥。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所有軟件開發商都是通過收集一點一滴的信息來服務用戶的。云輸入是現在最流行的技術,它本身就是一種傳輸保存系統,微軟、谷歌都在用。跟斯諾登爆料的美國監控全球的技術相比,云技術簡直不值一提。(實習編譯:裘捷 審稿:王歡) |
相關閱讀:
- [ 01-13]把太陽變成打火機
- [ 12-26]黑莓接連取消新品發布年度招待會引噓聲
- [ 12-21]奇虎及周鴻祎被判侵權 百度網訊索賠千萬獲賠五萬
- [ 11-21]蘋果新總部大樓獲最終建筑許可
- [ 11-21]男子搜索“充話費”被騙 百度支付102元話費
- [ 11-19]百度部分下線盜版視頻 四家視頻網站:樂見此舉
- [ 11-14]多家視頻網站聯合起訴百度侵權 索賠3億元
- [ 11-04]國內第一家出版社訴百度侵權已立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