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兩會”密集召開 看“改革元年”各地怎么改
2014-01-20 06:45:5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 1月6日起,半個月內,省級“兩會”密集召開。截至1月19日,全國已有27個省、自治區、市已經或正在召開“兩會”。 “改革”,是今年省級“兩會”的中心詞。在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被提起59次。在遼寧,這一數字是41次。而在河北,“改革”被列為今年省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 2014年,各地將如何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精神? ① 繼續簡政放權 “兩會”召開前,多個省級黨委紛紛成立省級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如何推進改革落實?各地都在積極進行實踐和探索。 在浙江,改革的突破口是審批制度改革——去年,該省省級行政許可事項減少近40%,非行政許可事項減少的幅度達82%,2014年,簡政放權的力度還會更大。在河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則被作為今年激活市場主體的抓手。 取消注冊資本限制、改實繳為認繳、改年檢為年報……這些都是2014年甘肅省將繼續推進的針對非公經濟的改革舉措。在河北,類似的改革舉措則被形象地表述為“非禁即準”、“非限即許”、“破除‘玻璃門’、‘彈簧門’”。在天津,“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制重組”的表述,讓市場主體更加期待。 ② 開放步子更大 在今年的“兩會”上,多地對開放型經濟有了更明確的部署。 今年的上海“兩會”,許多提案議案都圍繞著自貿區建設進行。在上海自貿區的示范效應下,福建省已經提出要求,主動對接上海自貿區政策,推動本省自貿園區的設立。同時,福建還將先行對臺開放15項試點政策。 中西部省區對對外開放型經濟也更加重視——寧夏、陜西、青海、新疆等,他們的關注點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寧夏將其本身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結合,打造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與“空中走廊”;陜西計劃在交通、物流等方面迎接經濟帶的機遇;新疆則準備借此契機,將自身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成為我國與沿線國家“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戰略樞紐。 ③ 不單論經濟增長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 今年省級“兩會”上,各地在制訂GDP增速目標時,都有幅度不一的下調。四川省2013年預計實現GDP增長11%以上,今年的目標則定在了“9%左右”;福建今年的目標“10.5%左右”,比去年增速低了0.5個百分點。而北京“建立區縣差異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不以GDP增長率評定政績”的明確表述,更表明自身的發展態度。 同時,如何治理由于過去發展方式帶來的環保、大氣污染問題,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也成為今年各地“兩會”的主要議題之一。除了治理,像河北、山西這樣的資源型省份,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中,對環境污染物排放的約束性指標也都有嚴格的規定。 ④ 始終關注民生 今年各地“兩會”,如何增進民眾福祉依然是關注熱點。 北京、寧夏、云南等省份表示將爭取年內落實“單獨兩孩”政策,在河北,這一政策將力爭在6月啟動。 住房、戶籍方面,北京將推出“共有產權房”制度,解決中等收入人群買房難問題,對低收入人群則在制度上做到“以租為主”;在新疆,今年將完成30萬戶安居富民工程、3萬戶定居興牧工程,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25.9萬套。在廣東、北京、天津、上海這樣的外來人口眾多的省市,“居住證改革”將成為戶籍改革的突破口。 在許多省份,財政支出的重點增加方向皆關涉民生。在四川,教育發展方面安排資金166.11億元,增長11%;天津市今年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補助標準由人均420元增加到520元,住院報銷比例、居民住院最高支付限額等都不同程度上提。申孟哲 |
相關閱讀:
- [ 01-19]廈門兩會明天開幕 九三學社支招破解停車難
- [ 01-19]漳州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召開 傳達貫徹省“兩會”精神
- [ 01-19]莆田荔城節省兩會開支50多萬元為困難群眾送溫暖
- [ 01-18]北京力求破解“城市病” 成兩會熱點話題
- [ 01-17]百姓看兩會:民生加把勁 百姓有盼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