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1月19日報道,原題:上海自貿區能否推動中國增長? 陳舊的倉庫和廠房依舊在那兒,就如4個月前。當時,這座上海的工業園被劃定為新的自貿區。如今幾棟新建筑正在建設中,但談不上熱火朝天。一家發電廠的煙囪正向天空噴云吐霧,提醒著人們中國現有的增長模式。 不過在幕后,許多行動正在實施。已有40多家商業咨詢機構成立,幫助數千家感興趣的企業在自貿區內注冊。租金也已翻番,讓人感受到理想主義和冒險主義的味道。上海華通商務咨詢公司總經理石懷玉(音)說:“自貿區將成為中國和世界的聯結點。”它將轉向一個全新模式:創造條件,鼓勵金融服務發展。這些對消費經濟至關重要。但盡管區內審批速度加快,營業執照幾天內便可下發,但截至目前,最感興趣的仍是國內公司。石的公司目前有60名客戶,其中有70%是中資。 自貿區被寄予厚望,但一些外企可能質疑它是否會帶來根本性變化。誠然,在一些已承諾的大膽舉措上,中國決策者正謹慎前行。央行最近發布指導原則,但外資銀行抱怨缺少可實施的詳細規則。經濟學家朱利安·伊萬斯說:“利率市場化很難實現,因為會導致自貿區的利率上升。那意味著,中國其他地方的金融機構會更多希望進入園區。” 為避免此類破壞穩定的資金流,政府需在自貿區與外部經濟之間建立強大的防火墻。但對各家銀行而言,僅賦予其在園區內為少數貸款方自由設定利率的能力并不具有吸引力,這也無法給中國決策者提供檢測改革的益處。 貨幣自由兌換面臨相同困境。中國計劃邁向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并最終允許個人向海外投資等。但同樣,這也需要強大防火墻,以限制突發、大規模資金流量帶來的風險。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說:“這將是極富挑戰的任務……若有中國公司在自貿區內成立分公司,并在國內擁有眾多客戶,你如何區分其經營行為?” 中國舊有經濟模式仍在實現一定的增長,但包括政府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債務在增長,產能過剩局面加劇,效率開始下降。可以肯定,并不缺少想在自貿區內占據一席之地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本土公司。但還沒足夠證據判定,這是否會成為中國通往未來的入口,是否會成為目前急需的大膽經濟改革的試金石。(作者約翰·蘇德沃斯,伊文譯) |
相關閱讀:
- [ 01-20]省級“兩會”密集召開 看“改革元年”各地怎么改
- [ 01-17]廣東自貿區方案征詢部委意見
- [ 01-16]地方兩會聚焦自貿區
- [ 01-15]臺灣第一銀行有望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分支機構
- [ 01-15]廣東期待粵港澳自貿區盡早獲得批復
- [ 01-14]資本項目可兌換今年將在自貿區突破 細則有可能首季公布
- [ 01-13]今年加快廈漳泉同城化 重點支持廈門申報自貿區
- [ 01-13]解讀:今年重點支持廈門申報自貿區
- [ 01-12]學者透露朱镕基任上海書記時便有“自貿區”設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