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準確認識國內生產總值7.7%的增長速度
2014-01-21 22:56?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責任編輯:林雯晶 林雯晶 |
分享到:
|
我們觀察和評判經濟發展,不僅要看速度,更要看質量。一年來,經濟發展的結構趨于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糧食實現十連增,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穩固。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9.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提高到46.1%。城鎮化率比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達到53.73%。1-11月份,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3.2%;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3%,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2.3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四年快于城鎮,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由上年的3.10縮小為3.03。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即國內生產總值與就業人員的比率比上年提高7.3%。2013年,盡管經濟增長與上年持平,但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超過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與上年持平,低于預期目標。從指標相互關系看,7%以上的增長與3%以下的通脹、4%左右的登記失業率是協調的,與增長7.5%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長6.9%的工業用電量和增長10%的貨運量是相互匹配的。 我們觀察和評判經濟發展,不僅要看結果,也要看導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改善民生、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考核干部的重要內容,不能簡單地以GDP增長率論英雄。這是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在發展速度觀上的體現。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深刻認識到,過快的速度是不利于轉方式、調結構的。我們不能葉公好龍,一看到經濟速度正常地回落,主動地調控,反而不能保持定力,簡單地將其稱為“14年來速度最低”。轉變觀念,不僅限于政府,恐怕大家都要努力。 |
相關閱讀:
- [ 01-20]2013年國民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國內生產總值增7.7%
- [ 07-19]印每年因污染損失800億美元 占國內生產總值5.7%
- [ 06-13]馬來西亞2013年財政赤字將減至占國內生產總值4%
- [ 03-05]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是增長7.5%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
- [ 03-05]過去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7.2%
- [ 03-05]堅持實施擴大內需 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0.1%下降到2.6%
- [ 03-05]過去五年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9年的2.8%降到去年的1.5%左右
- [ 03-05]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8%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到2.6%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