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2日電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主任、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今日指出,確實有一些地方有炒作土地等現象,也在抓緊制定各種各樣的政策措施。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已正式對外發表,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發布的第11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舉行發布會 。 陳錫文表示,中國農村的土地還沒有被其他主體所掌握,主要還是在集體和農戶的手里。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非常重要的講話,其中講到土地制度改革用了四記話,叫“四個不能”:土地制度改革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給改垮了,不能把耕地給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給改滑坡了,不能把農民的利益損害了。所以進行土地制度改革,這四條是原則,或者叫底線,要繼續維持農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制度,要保證現有的耕地基本上保持穩定、保持糧食能夠繼續穩定發展、保障農民的財產權利。 第二,確實有一些地方炒作土地等現象,也在抓緊制定各種各樣的政策措施。主張引導公司企業到農村去,去從事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但是并不是說什么農業都可以適合企業化經營。 這次《決定》里明確提出,要探索建立公司企業進入農村,如果租賃耕地的話,要實行風險保障金制度。要避免傷害農民,提交風險保障金,陳錫文認為,任何主體流轉土地或者租賃土地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用途管制,農地農用,不能隨意改變它的用途。 “各個方面在議論想到農村去炒點土地、拿點土地,其實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沒有多少人是愿意到農村去租了土地繼續種糧的,所以很多土地被轉租之后非糧化、非農化現象必須被遏制的。”陳錫文說,一遏制,很多人看到土地增值空間就有限,農地在用途管制的情況下,再怎么轉讓,價格升值也是有限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農地違法改變用途。 陳錫文指出,現在確實有些地方以各種各樣的名義組建空殼合作社,以各種各樣的名義說公司企業要下鄉,要租賃農民的土地。其實真正發展大農業、發展糧棉油短缺農產品的生產,國家政策都是支持的,就怕是拿了土地之后,既不考慮農民的利益,還改變土地的用途,對國家從宏觀上來講,對糧食安全是一種非常大的挑戰,對農民的利益來說,更是一個明顯的損害。 |
相關閱讀:
- [ 01-19]陳剛:土地制度改革今年啟動 對小產權房“不要有幻想”
- [ 01-19]河北青龍砍樹搞“土地綜合開發” 村民疑變相開礦
- [ 01-18]夫妻間房屋土地權屬變更免契稅 業內:無關房產調控
- [ 01-17]財政部、國稅總局明確夫妻之間房屋土地權屬變更有關契稅政策
- [ 01-16]"20億身家"官員被雙開 集體土地亂象生"小官巨貪"
- [ 01-15]土地流轉投機折射法律漏洞
- [ 01-15]買房雖冷買地仍 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開局兇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