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煙花“禁”與“放”)當年俗遭遇“霾伏” 今年煙花仍燦爛? 新華網杭州1月22日電(記者 商意盈 陳曉波周蕊)與貼春聯、守歲、拜年等習俗一樣,燃放煙花爆竹一直是春節的“傳統項目”。然而,近年來,空氣污染程度加劇,2013年更是爆發了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的霧霾天氣。眼下臨近春節,關于煙花爆竹“禁”與“放”的話題再次引起熱議。 與往年不同的是,越來越多民眾開始認同環保春節的理念。一些地方政府也適時出臺了緊縮煙花爆竹燃放的新規。專家認為,傳統習俗源于人們的需要,應隨著社會變遷而變化,但對于傳統習俗不能采取剛性管理,而應通過引導推動發展。 各地:還能不能放煙花? “空氣問題在我的建議里,排在第一位。”參加今年浙江兩會的人大代表朱鐘毅如是說。在各省市正在召開的地方兩會中,空氣污染成為代表和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寧波市政協委員錢國英近年來一直關注空氣污染,今年是她第四次提出禁止燃放煙花的建議。她同時提議,環保、城管、工商、文明辦等政府部門應共同研究并出臺系統的限放煙花爆竹的政策。 自去年12月以來,浙江的一些地市也陸續出臺了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的新規。 河北省廊坊市禁止今年春節期間在市區設煙花爆竹臨時銷售點,只在市郊有幾家固定銷售門店。北京市則要求,春節期間如遇到空氣重污染橙色、紅色預警,煙花爆竹零售網點要停止銷售煙花爆竹,批發單位也要暫停配送。 而杭州市區今年只允許在除夕、初一、初五和十五四天內燃放煙花爆竹。江蘇省揚州市、張家港市則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武漢市今年除了下發禁令外,還加大巡查力度,鼓勵市民舉報。只要舉報屬實,每起給予最高2000元獎勵。 一些環保志愿者也加入到了倡導隊伍中。在杭州市,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環保志愿者專門錄制了環保詩,做了宣傳綬帶,向來往路人發出倡議,過一個不放煙花爆竹的春節。“空氣沒有特權,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一位志愿者告訴記者。 “空氣質量”PK“過年氣氛” 過一個更加環保的春節,得到了越來越多民眾的認同。但是若談到限制煙花爆竹燃放,一些人便產生了復雜情緒。在他們看來,燃放煙花爆竹一直以來是春節的重要內容,春節如果不放煙花爆竹,便少了不少年味。還有一些人認為,煙花爆竹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不能隨意變動,更不能破壞。 然而,近年來,空氣污染加劇,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在過去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霧霾波及整個中國。 據了解,此前,北京市向市民發放了6萬份調查問卷,有69.4%的市民贊成適度放開煙花爆竹燃放。當年,北京市煙花爆竹由“禁”改“限”,被認為是對民俗和民意的尊重。而在2013年年初,北京一家媒體通過在線調查發現,有67.05%的公眾認為“空氣質量”比“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氣氛”更重要。 |
相關閱讀:
- [ 01-22]中國霧霾抵達美國 專家:美外包給中國污染最多
- [ 01-20]冷空氣“快閃”勁掃霧霾 全國大部仍雨雪稀少
- [ 01-19]北京向中央簽"生死狀":擬投7600億元治理霧霾
- [ 01-19]霧霾“元兇”在哪里?專家認為調整能源結構是關鍵
- [ 01-19]春節漸“無聲”:霧霾“入侵”中國年味兒
- [ 01-18]北京再遭重度空氣污染
- [ 01-17]山東11市遭遇重度“霾”伏 40余高速收費站關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