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二批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組織6家企業向社會和消費者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值得一提的是,在這6家企業中,除貝因美以外,其他乳企基本上都是區域性企業。 中國乳制品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在發布會上表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經過三年多的整改,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強化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督檢查,產品質量穩定向好,消費者信心逐步得到恢復。 第二批六家乳企發布新品配方乳粉 區域性乳企大放異彩 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召開的新品發布會上,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銀橋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晨冠乳業有限公司、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百躍乳業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發布嬰幼兒乳粉新品。 據宋昆岡介紹,參加本次新產品發布會的6家企業,都是行業內的主流品牌,是通過實地調研遴選出的,具備了奶源自控率高,生產工藝先進、管理制度規范、產品安全可靠、追溯體系建立并通過誠信管理體系建設評價條件和嚴格要求的企業。發布的六個新品分別是:三元喜能寶;愛力優嬰幼配方粉;貝因美冠軍寶貝系列嬰幼兒配方粉;陽光寶寶優+嬰幼配方粉;聰爾壯呵護安寶素嬰幼配方粉;輝山星恩、紅裝、金裝嬰幼配方粉;御寶嬰幼兒配方羊奶粉。 乳業專家宋亮分析,在第二批扶持品牌中,除貝因美外,基本都是地方品牌。主要選擇的是本土自建自控奶源、濕法工藝,創新符合中國寶寶腸胃配方的企業。“此次貝因美、三元等企業能夠入選,主要是其擁有現代化優勢的奶源基地并建立了安全全程質量電子信息可追溯系統”。 據記者了解,在此次公布的5家區域性乳企中,以北京的乳業龍頭三元最為知名。資料顯示,西安銀橋和西安百躍均來自陜西地區,西安銀橋乳業集團是中國西北地區產銷量最大的乳制品生產企業,而西安百躍乳業有限公司則在1997年改制為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嬰幼兒配方羊奶粉。輝山乳業是中國眾多區域性乳業品牌中的一個,目前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液態奶公司,年銷售額在25億元左右。 早在2013年9月28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組織召開了第一批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該發布會曾一度被外界認為是“奶粉國家隊”見面會,但此說法得到乳協和工信部否認。而在本屆新品發布會上,宋昆岡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現在并沒有召開第三批新品發布會的打算:“推出產品要經過市場的考驗”。 據悉,今日發布的6個新產品和第一批發布的伊利、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高原之寶6個主流品牌,共同為“120母嬰行動計劃”捐贈愛心。 嬰幼兒乳粉消費信心正逐步恢復 國產乳企摩拳擦掌 近年來,由于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響,廣大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消費信心不足,盲目迷信進口產品,大量從海外捎購產品,以至于引起了當地消費者不滿并采取限購措施。同時,國外嬰幼兒配方乳粉大量涌入我國市場,不可避免的造成產品良莠不齊,一些假冒、不合格產品趁機夾雜其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的發展,十分關心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與安全,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行業存在的問題,部署振興乳制品行業的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完善法規標準,對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進行整改,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推動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今年3月份,絕大部分嬰幼兒配方乳企生產許可證將會到期,新的生產許可審核條件在2010年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新要求。包括參考藥品管理辦法,提高質量安全管理要求,明確產品分段和生產工藝要求,提高部分生產條件要求,嚴格人員管理要求,增加產品配方管理要求,強調研發和檢測能力要求,實現質量安全追溯的九個方面等等。 同時,隨著“洋奶粉”接連不斷被曝光出質量問題,恒天然等外企 “跌下神壇”,以及國內一系列整治政策的不斷出臺,人們也開始做重新審視國產乳企。消費者協會的秘書長栗元廣在發布會上表示,對于嬰幼兒配方乳粉而言,中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和外國企業相比并沒有差別。 據宋昆岡介紹,2013年,國家有關部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督抽檢合格率都在99.5%以上,協會對主流品牌月月籌建合格率都在100%。國產嬰幼兒乳粉占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特別是主流品牌產品是消費者的首選對象。2013年嬰幼兒乳粉生產銷售取得了較好成績。去年底全國規模以上乳粉生產企業208家,乳粉產量約為150萬噸,同比增長7.09%;其中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為128家,產量約為70萬噸,比上一年增長15%左右,前15家主流品牌的產量約占行業總產量的70%以上,2013年嬰幼兒乳粉進口量約為12萬噸,同比增長36.3%,相當于國內產量的17%。 “經過三年多的整改,乳制品工業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技術裝備水平、檢驗技術與能力、自有奶源基地建設、企業管理水平、職工隊伍建設都有了明顯提升和改善。特別是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強化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督檢查,產品質量穩定向好,消費者信心逐步得到恢復,生產和消費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宋昆岡說。 (記者 姚毅婧 董維嘉) |
相關閱讀:
- [ 07-24]中乳協承認部分液態奶為還原奶 否認比例達6成
- [ 07-23]中乳協回應6成純牛奶系奶粉沖兌:比例沒那么高
- [ 07-22]6成純牛奶由奶粉沖兌? 乳協稱將堅決查處此行為
- [ 07-21]乳協:早有標準規定純奶不允許用奶粉作原料
- [ 05-06]中乳協回應國產奶粉優于進口質疑:抽檢主流品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