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三公經費降幅不大 預算太寬松實為假節約
2014-01-23 07:01?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劉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多地三公經費降幅不大 支出壓縮量難達預期 預算太寬松實為“假節約” 書記省長出國每年只1次,取消一般性公務車,不準上魚翅燕窩不準進高消費餐飲場所,接待要來函陪餐不超3人……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密集出臺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詳細規定。最近在地方兩會上亮相的新一年地方“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預算,與往年相比數字上有一定降幅。然而,與公眾的期望相比,卻幅度不大。 禁令之下三公壓縮不大 20多個省市區陸續召開兩會。從各地公開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財政預算看,今年“三公”經費預算均有所下降。其中,廣東、北京、湖北下降超過10%,山東、江蘇、青海等降幅約5%。 過去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制定了“相當嚴苛”的公務消費文件規定,吃、住、行、游無一例外不受限制。這一系列規定出臺后,學者曾估算,若按規定執行,各地新一年的“三公”經費會有大幅下降。 然而,隨著各地財政預算報告的出爐,這一樂觀的預期面臨較大落差。 經人代會通過的廣東省“三公”預算顯示,2014年因公出國(境)支出5641萬元,較上年下降約四分之一;公車經費從5億元降到4.35億元;公務接待費支出2.58億元,比上年的2.89億元略有下降。 -專家看法 壓縮5%一直是承諾 連續擔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陳舒告訴記者,“三公”及行政經費每年壓縮5%是中央政府多年的承諾和要求。從今年各地方兩會傳遞的信息看,“三公”經費的壓縮比例與往年相比,并沒有額外突出的力度。 預算寬松制造“假節約” 每逢年關,一些地方和部門突擊花錢,花得與年初預算相差不多,這造成巨大浪費,還容易滋生貪污腐敗。 過去一年,在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帶動下,一些地方的“三公”經費的實際支出數比預算數要少。廣東省財政廳在預算審查座談會上披露,2013年省級“三公”經費與年初預算相比,應有所結余。2012年廣東省級“三公”經費實際支出8.63億元,相對預算結余1600萬元。 每每地方曬“三公”決算時,總能看到“節約多少”云云。公眾費解的是,因為預算松給多了自然有結余,何來節約?實際支出不需要那么多,為何不直接在預算中砍掉? -專家看法 卡緊預算避免亂消費 長期關注預算公開的吳君亮說,類似的節約只能說是一些地方在打“小算盤”。按公務消費新規,實際支出還會大幅削減,那么預算更需“宜緊不宜松”。“這樣相對寬松的預算約束,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縱容’‘默許’公款亂消費。” 行政經費大頭有缺口 對政府“錢袋子”而言,“三公”經費只是個小頭,占同級財政支出總額約10%的行政經費才是大頭。大到政府樓堂館所、公務人員工資福利,小到水電煤氣。以廣東為例,2014年省級行政經費預算100.7億元,“三公”經費只占7.4%。 毫無疑問,為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管住公款吃住行游,中央和各地均制定了細致的文件規定。然而,一方面賬本約束尚未同步,另一方面公務支出財政管理還不夠精細,一些地方“應付了事”“依然故我”的情況還比較嚴重。 應制定并公開嚴格的公務消費預算支出標準。一些地方已開始探索,如去年廣州在曬賬本的同時,公開了公務車、公務接待和因公出國的人均標準:每輛車每年3.7萬元,吃飯每人次100元,出國每人次5萬元;浙江溫州市則將公務接待餐標限制到每人每餐60元。 -專家看法 公務消費支出應設標準 中山大學公共預算學副教授牛美麗說,設立公務消費支出標準,便于社會進行量化監督。更重要的是,能夠精準地按此編制“三公”經費預算,真正做到按公務實際需要列支,而不是在往年的基礎上人為壓縮一定比例。 據新華社電 |
相關閱讀:
- [ 01-22]三公經費支出的壓縮比例能說明什么?
- [ 01-22]“三公”最大的壓縮空間在公車
- [ 01-22]壓縮“三公”經費從削減預算做起
- [ 01-21]"特權怪胎"駐京辦:一年公務接待2000次
- [ 01-21]用監管照亮“舌尖腐敗”的盲區
- [ 01-21]反腐倡廉重在扎緊懲防籬笆
- [ 01-20]省級兩會多地表態嚴控地方債 縮“三公”重環保
- [ 01-20]上海三級政府“三公”經費今年將全面公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