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產品上市須確保無副作用
2014-01-23 07:26? 商西?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劉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對話 轉基因水稻商業化還需研究 昨天國新辦發布會后,陳錫文現場就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等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轉基因產業化也會根據社會各方面的反應,中國人率先將轉基因水稻商品化的可能性不大。 記者:2010年中央1號文件曾明確提出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今年文件只提到加強分子育種和生物技術開發,是不是國家在轉基因產業化方面的政策更加慎重? 陳錫文:對,它也是要根據社會各方面的反應,你既然不接受,慢慢再看看,但是科研不能停,無非就是把它轉為商品的過程更加嚴格,更多接受實踐的檢驗。 記者:中國現有的兩張轉基因水稻的安全證書今年就將過期,在過期之前有沒有可能實現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 陳錫文:具體的事兒是農業部在管,但據我所知,全世界轉基因水稻都沒有商品化,所以中國會不會去帶頭吃這個東西,我覺得可能性不大,還要進一步研究。 記者:目前中國的種子市場外資占的份額有多少?種子安全堪憂嗎? 陳錫文:是,有問題。這個品種不一樣,蔬菜大概占四分之三左右,糧食上現在玉米有一點,別的還沒有。一個種子不是你想弄就能弄出來的,轉基因快一點,大家對轉基因又不接受。 記者:轉基因水稻世界上還沒有商業化,中國也不可能商業化? 陳錫文:我覺得不大可能,還得研究。 -鏈接 “轉基因”曾5次寫入“1號文件” 本月19日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發布,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第11次把“1號文件”鎖定在指導農村改革和發展上。 文件中沒有直接提到轉基因,但在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提到要“加強以分子育種為重點的基礎研究和生物技術開發”,一些觀察就此揣測中央對轉基因產業化的態度。 京華時報記者梳理2004年至今11份與農業相關的1號文件,發現“轉基因”曾5次被寫入文件,最早是2007年的1號文件提到“嚴格執行轉基因食品、液態奶等農產品標識制度”,其中2007年至2010年的1號文件連續4年提到轉基因食品和轉基因技術。 2008年“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寫入1號文件,2009年1號文件提到促進加大研發轉基因新品種并促進產業化。2010年1號文件提出“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當時華中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給轉基因這一品種改良途徑的發展定基調。” 此后幾年的1號文件沒有再提及轉基因品種產業化,2012年的1號文件提到繼續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這一內容在今年的1號文件中沒有出現。 |
相關閱讀:
- [ 01-21]中央一號文件流露中國對待轉基因產業化態度
- [ 01-16]崔永元要跟方舟子法庭上見:要為謠言付代價
- [ 01-15]農業部談轉基因作物進口:符合安全標準等就沒問題
- [ 01-14]方舟子要告崔永元為名譽索賠30萬 法院尚未收到訴狀
- [ 01-14]方舟子崔永元嘴架升級 鬧上法院方舟子稱索賠30萬
- [ 01-14]方舟子稱將告崔永元:尚未遞訴狀 對方稱其不會贏
- [ 01-14]方舟子起訴崔永元 法院最遲于21日前決定是否受理
- [ 01-14]方舟子今遞狀告崔永元:自己不會出庭 難以和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