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促中日韓擱置爭議 美學者稱安倍言行不一
2014-01-23 07:36? 孫秀萍 萬宇 柳直 劉暢 劉洋 陳一 汪析?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翻開近日美國媒體的評論版,在中日領土爭端中拉偏架偏袒日本的文章似乎還是更多些。美國《外交政策》21日文章將中國比作不懂禮數的少年,沒有意識到自己危險行動的潛在后果,同時認為美國不應繼續扮演和平調解人,而應該與日本一起讓中國感到不舒服。文章宣稱,當年古巴導彈危機之所以會爆發就是由于赫魯曉夫此前與肯尼迪接觸時認定后者很“軟”,進而升級了行動。雖然今日中國不是昔日蘇聯,2014年也不是1962年,但今日中國與當年蘇聯一樣對現行國際秩序不滿,試圖挑戰,美國必須要在北京的上述計算中注入風險。 與《外交政策》相比,日本《朝日新聞》英文版22日社論發出的聲音溫和許多。文章稱,中國建安重根紀念館一事凸顯日本與中韓政府間極對立的歷史觀,前者稱安重根是恐怖分子,后者認為是抗日義士,就像硬幣總有兩面,歷史也總有極為矛盾的解讀。文章稱,政治家的責任應是將那些會讓所有人發怒的問題永遠擱置,代之以尋求共識和合作的可能,但現如今日中韓卻陷入了徒勞的爭吵和惡性循環,“中日韓應將目光放長遠些,認真討論對于亞洲的未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你相信釣魚島爭端最終能解決嗎?”在被《福布斯》雜志這樣問時,加州大學政治學教授古爾托夫說,如果中日關系不從整體上改善,釣魚島問題得到解決是不可想象的,這意味著中日間需要一次峰會,而安倍如果想說服北京,他自己要先停止擴軍。古爾托夫還說,安倍總說想與中國接觸,但東京釋放的所有信號都在顯示“不接觸”。【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俄羅斯特約記者 孫秀萍 萬宇 柳直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劉洋 陳一 汪析】 |
相關閱讀:
- [ 01-20]美兩外交高官罕見齊訪中日韓 希望促進東亞和解
- [ 01-10]中日韓調查顯示:逾七成日企愿與中國加強合作
- [ 12-14]中日韓民間論壇呼吁合作驅霾
- [ 12-13]南京舉行“和平燭光祭”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 [ 12-11]中日韓將于2014年3月在北京舉行PM2.5討論會
- [ 12-09]外媒:拜登撮合日韓“聯手抗中”未果
- [ 12-04]商務部:中韓自貿協定框架已成 中日韓談判仍存分歧
- [ 11-26]中日韓啟動自貿區第三輪談判 恐難觸及實質性議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