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硬拿一戰危險嚇唬世界 稱沖突可能不可避免
2014-01-24 08:04? 劉歌 李珍 蕭達 青木 崔杰通 汪析?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 “不少人將2014年與1914年作比,盡管沒人希望這會發生,中國與日本之間會爆發出人意料的戰爭嗎?”23日,號稱“末日博士”的美國學者魯比尼從達沃斯發出這樣一則“推特”信息。美國《商業知情人》稱,魯比尼的擔憂并非無中生有,且主要是來自安倍之口。 22日,安倍參加達沃斯峰會期間對國際媒體表示,日本和中國的關系類似于一戰前英國和德國之間的狀況。他表示,盡管(英德)兩國之間當時存在強大的貿易關系,但卻未能阻止1914年戰爭的爆發,他還稱,中國持續增加軍備開支是地區不穩定的重要來源。德國《世界報》23日頗為不滿地刊登題為“驕傲的日本對準德國”的文章。文章稱,安倍在達沃斯煽動與中國沖突,他要證明自己是不尋常的頂級政治家。他表現出反戰姿態,卻掩蓋自己參拜靖國神社的事實和日本有爭議的軍事擴張。德國成了他的攻擊目標,他把德國視為一戰罪魁禍首。 “8月槍聲的回音。”英國《經濟學家》網站23日稱,安倍不是第一個做此類比的,但作為站在沖突前線的國家的領導人,他的言論比那些學者或記者要重很多。由于美日簽有安保協議,釣魚島沖突實際上是一場全球沖突。文章說,哈佛大學學者約瑟夫·奈曾警告歷史類比的危險:“戰爭絕非不可避免,但認為不可避免反而會成為戰爭原因之一。”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文章稱,安倍的言論是對那些認為日中由于經濟關系密切而不可能發生沖突的觀點的斷然拒絕,“最重要的是,這個類比告訴我們,安倍認為沖突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時代》周刊22日稱,環太平洋的所有亞洲專家近來被迫考慮日中戰爭的可能性。但連那些提出最糟糕設想的人都會加上一句:“當然不會……”不過,22日下午,安倍在見記者和編輯時,卻努力避免說“當然不會”。相反,安倍警告說,完全不可預期的事情可能成為沖突引爆點。報道稱,安倍還說,若爆發戰爭,損失最大的將是中國,他指出,沖突將拖累北京需要維持其合法性的經濟增長率。但安倍沒提到本國損失,他認為,中日戰爭將破壞整個世界經濟。《韓國時報》23日稱,一些分析家認為,安倍此舉是試圖將東北亞當前的緊張歸罪于中國。 【環球時報赴瑞士特派記者 劉歌 環球時報駐日本、美國、德國記者 李珍 蕭達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崔杰通 汪析】 |
相關閱讀:
- [ 01-24]歷史豈容錯位
- [ 01-24]老生常談的“安倍經濟學”
- [ 01-23]王毅回應安倍為拜鬼辯解:欲蓋彌彰 越抹越黑
- [ 01-23]安倍向在日華人祝賀春節 吁中日面向未來并肩前進
- [ 01-23]日本政府擬修改開發援助大綱 系11年來首次
- [ 01-23]日前首相批安倍:為何小小日本要包圍廣闊中國
- [ 01-23]安倍回應中日話題:不要重演一戰前的英德關系
- [ 01-23]外媒:安倍視俄為“救命稻草” 普京為訪日設先決條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