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回應"標哥借微信紅包斂財"傳聞:非我所為
2014-02-01 21: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百分之百不是我本人行為”——陳光標回應“標哥借微信紅包斂財”傳聞 新華網南京2月1日新媒體專電(“中國網事”記者劉巍巍 劉景洋)“你搶了多少紅包?”當微信一夜間引發搶紅包狂潮,這句話成了馬年春節最HIGH的問候語之一。而網傳今年春節期間收獲微信紅包最多的是一個名為“光標”的ID,這個ID先是宣布自己是陳光標,在大年三十會派發2000萬元紅包,前提是大家都把這個ID添加到自己所在的群里。好多人把這個ID加入微信群后,發現他并沒有派發紅包,而是悶頭搶了每個群里其他人派發的總額驚人的紅包。 記者1日下午接通了陳光標本人的電話。他在電話中說:“這百分之百不是我本人行為”。他同時表示,針對此事,自除夕以來,他已經收到了千余條微信、短信等各類詢問。 在網絡上尋找消息來源,記者發現年三十當晚之前確有很多網友傳說“標哥”要發2000萬元紅包,大伙兒都在“跪求入群”。此前,記者在看到“標哥紅包通知”后,就根據通知信息主動添加了一個ID為“gbc1968”的微信號。在無須驗證申請的情況下,記者直接成了該賬號的好友。對方頭像用的是陳光標身著西裝的照片,用戶名為“光標”。 記者試圖與這名“光標”進行微信溝通,但一直沒得到回應。出于安全考慮,記者沒有將其拉入自己的微信群。 陳光標在接受“中國網事”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受騙者依法向公安機關舉報,因為這種行為已經涉嫌犯罪。“并且上述行為的實施者應該向公眾道歉。”他說。 一些網友則認為,這不過是又一次炒作或者惡搞。記者了解到,還有網友在得知消息后,想出了把名字改成“陳光標”來惡作劇的點子。 網友“小童童”說,真事也好,段子也罷,馬年春節最快樂的事之一莫過于“搶”微信紅包,少到幾分錢,多也不過幾十塊錢,微信搭建的搶紅包平臺,不費一槍一彈,卻讓全國微信用戶為之“瘋狂”,實在有些令人始料不及,也難怪被馬云稱為宛如“珍珠港偷襲”。 騰訊數據顯示,從除夕開始,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2000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9412個。 還有一些網友對微信紅包潛藏的金融風險心存疑慮。對于移動支付的安全性,網友“小紅唱曲”就是堅定的不參與者,他說:“隨便就把銀行卡和社交平臺掛鉤,這個手機錢包究竟安不安全,還需要考量。” 復旦大學副教授邵曉瑩表示,微信紅包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手段,具有互動性、游戲性、趣味性、隨機性等特點,符合當前潮流大勢,顯示出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的龐大市場。但借助陳光標的名人效應進行炒作、甚至牟取巨額盈利,是有失偏頗的行為。 “這意味著這一市場仍然存在安全隱患,有時超出了監管框架的約束。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要想健康發展,相關監管制度和手段都要能跟上才行。”邵曉瑩說。 |
相關閱讀:
- [ 01-18]陳光標詳釋自己的錢從哪里來 稱不再參加慈善評獎
- [ 01-16]“陳光標式”的“瘋狂行為”多多益善
- [ 01-15]陳光標微博否認非法斂財:如果違法 為何政府不查
- [ 01-04]陳光標赴美買《紐約時報》 稱毫不猶豫傾盡家產
- [ 01-02]陳光標談收購紐約時報質疑:將準備第三次磋商
- [ 01-02]《紐約時報》回應陳光標收購傳聞:蘇茲貝格家族無意出售
- [ 01-01]陳光標談收購紐約時報質疑:將赴美準備第三次磋商
- [ 12-31]陳光標稱要收購《紐約時報》 被指“放衛星太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