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為何要曝光“公開的秘密”? 媒體人秦子嘉在文章《為什么中國記者喜歡舉報小姐?》中寫道:“央視記者挾央視之威、挾媒體所謂的監督權利,去暗訪這類行業,本身就已經犯了‘只見芝麻、不見西瓜’的錯誤。中國比這類事情重要得多的新聞,從來不見央視記者正經去報道。他們敢暗訪樓堂館所嗎?不敢。他們敢暗訪黑磚窯嗎?不敢。他們敢暗訪血汗工廠嗎?不敢。有時候是真不敢,有時候是真下不了那份苦力。” 這種意見也是網友最普遍的意見,即認為掃黃不是央視優先該做的事。某網站排在最前被“頂”了9000多次的一條跟帖就是“記者還是去干點正事吧”。 但央視的記者似乎“不諳世事”。于是,就有了2月9日引爆輿論的“暗訪東莞色情場所”的報道,在春節長假之后第一個休息日,東莞如此輕易成為新聞焦點。 究竟是什么觸動了大家?回想上一次央視暗訪星巴克被抨擊,當時民眾對央視的做法覺得“無聊”,那這一次呢,這一次觸動的又是人們的哪一根神經呢? 大公網發表薛立若的評論分析稱,這一次央視記者的暗訪,從手段上來講并不過分。電視畫面中,記者偷拍了各家酒店的“小姐選秀”,其中兩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在一家酒店,“老鴇”表現出極大的真誠。東莞之前的城市形象,至少在某一部分上已經為國人所默認。如果以行業的專業精神來看,這一次遭到央視曝光的各家酒店,都夠得上“專業精神”的表現,明碼標價、熱情服務。客觀地說,這在服務行業服務精神極端不專業的中國北方地區,是“花錢都買不到的”。在央視的暗訪鏡頭中,包括沒有開口的“小姐”,以及問一答十的“老鴇”,都能令人感覺到一種顧客就是上帝的“真誠”。 另一個細節則是央視記者的報警。從酒店暗訪拍攝出來的記者,稱“出來就撥通了當地警方的報案電話”,兩次報警之后,記者“一直等待”,沒有任何警方人員前來處理。這種“透著百分之百的假”的報道,難免讓對國情稍有了解的人反感。不止在東莞,某些色情經營場所處于保護傘下,這是即便用腳趾頭都能想象的事實,何需“暗訪”?真正需要揭露的,是哪些公職人員在收取保護費,又是哪些執法人員知法犯法,而不是像如此這樣裝模作樣,明知故問。 以上述兩個細節來看,央視記者這一次犯的眾怒,并不是像一些媒體分析的那樣,是央視角色錯位做了不該做的事,更不是擔心“性都”由此可能“淪落”而惋惜,而是曝光“公開的秘密”這種做法,是“欺騙了真誠,把觀眾當白癡”。 難怪大家不買賬,甚至不懷好意地揣測記者的出發點:提起褲子就報案。 從法制的角度講,央視記者的做法沒有錯;但在中國這樣一個以人倫為基礎的社會,更何況在春節這樣一個人倫最集中體現的節日尚未過去的時候,央視的做法遭到眾人聲討就不難理解了。 |
相關閱讀:
- [ 01-31]中國查辦非法出版物案等“掃黃打非”大案要案
- [ 01-31]全國“掃黃打非”工作探索出有效工作經驗
- [ 01-31]中國查辦非法出版物案等“掃黃打非”大案要案
- [ 01-28]柳州警方春節前重拳掃黃賭毒 處罰涉案者600余人
- [ 01-26]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曝光50種非法報刊
- [ 01-22]廣西柳州警方連出重拳掃黃毒
- [ 01-14]“掃黃打非”辦通報查處案件情況:一批假媒體、假記者現原形
- [ 12-19]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一批假記者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