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中日兩國相互猜忌進入惡性循環
2014-02-12 09: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原題:日學者:中日相互猜忌進入惡性循環 參考消息2月12日報道【《日本時報》網站2月10日文章】題:中日相互擔憂(作者 日本共愛學園前橋國際大學助理教授謝志海(音)) 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日益擴大以及東中國海領土爭端加劇,在此情況下,中國與日本間的安全困境已變得極端復雜。 安全困境是指,出于對對方的擔憂和猜忌,各國均試圖增強自身安全,從而導致所有人的安全感減弱。對中國和日本而言,目前的局勢正是如此。 兩國均認為來自對方的威脅增加,而它們的過度反應又導致對方產生強烈不安全感。這一惡性循環導致兩國開始進行日益升級的軍備競賽。 在中國看來,最大的安全威脅來自美日軍事同盟。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亞太地區以美國為首的各個軍事同盟意在遏制中國。 被日本侵略這段屈辱歷史在中國的國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疤痕。中國對日本的軍事發展非常敏感和警惕。因此,在中國看來,安倍政府修改和平憲法、行使集體自衛權和全面建設國防部隊等舉動是企圖復活日本軍國主義。 日本也面臨安全困境,尤其是在與中國的緊張關系持續升級而美國在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問題上持中立立場之際。日本十分清楚,一旦在東中國海與中國發生沖突,不能太多地指望美國。最終,日本將不得不建設一支獨立的軍事力量來對付中國。 在中國崛起、存在領土爭端和歷史問題存留未決等背景下,中國和日本均將對方視為最主要挑戰和本國安全環境中的最大不穩定因素。在對威脅的知覺驅使下,兩國均將注意力集中于軍事建設。 中國與日本間存在很多安全方面的錯誤知覺。盡管彼此視為威脅,但事實上兩國在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大于不同利益。中國和日本都不希望打仗。兩國都需要和平的安全環境來應對國內問題和促進國際貿易。 外交的適當作用是減輕緊張局勢和對威脅的知覺,而不是相反。令人遺憾的是,兩國的外交官都在進行宣傳戰,稱對方對地區和世界和平構成威脅。雙方應該克制自己、不要煽風點火地宣揚“中國威脅論”或“日本威脅論”。 |
相關閱讀:
- [ 02-11]港媒:“公開商談”或可解決中日爭端
- [ 02-11]制造歷史錯覺的實質是藐視國際正義
- [ 02-10]日媒:駐日美軍司令稱不會直接介入中日沖突
- [ 02-08]安倍強調中日絕不會沖突 自認中方領導也這么想
- [ 02-08]美國新駐華大使的機會和難題
- [ 02-06]中國駐英大使駁“中日關系似一戰前英徳關系”謬論
- [ 01-27]日本北海道華僑華人同享“中華鹿宴”共慶春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