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19日文章原題:索契冬奧會的外交意蘊 四十多個國家元首參加第22屆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值得關注的是中日兩國元首分別與普京會面。索契冬奧會固然精彩,但索契為舞臺的外交大戲更值得關注,毫無疑問,普京不僅使五環旗在俄羅斯飄揚,也使自己成為外交連環套的核心。一百多年前,俄羅斯在遠東的失敗在巴爾干半島引起了回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此爆發。 無論俄羅斯國力如何,跨越歐亞的巨大地緣優勢使之成為連接東亞、中東、中亞和歐洲,乃至美洲“五環”的線索。冷戰結束之后,俄羅斯國力衰落,人們對俄羅斯的關注度也就下降了,本屆索契冬奧會無疑是俄羅斯高調復出的“秀場”。 奧運會是體育外交的舞臺,也是方興未艾的公共外交的重要平臺,但是,圍繞索契所展開的外交活動已經遠遠超越了公共外交的含義,而有了戰略的內涵。英法美德等西方四大國元首集體抵制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對索契冬奧會的批評聲音也主要來自于西方國家,這似乎是冷戰以來俄羅斯與西方裂痕的繼續。 吊詭是,四大國領導人在2014年還是要前往索契,因為普京要在索契開G8領導人峰會。這其中透露的信息是,西方國家可以在奧運會這樣的“非政治”場合對俄羅斯進行抵制,但是在關乎世界政治的協調會議上還必須要與俄羅斯“通氣”。西方不亮東方亮,相比西方領導人的冷淡與傲慢,中日兩國則給足了普京面子,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走出國門參見體育賽事的開幕式,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沒有追隨奧巴馬的腳步。 中日兩國關系持續緊張,兩國領導人以索契冬奧會為契機加強與俄羅斯或者與普京的私人關系,這為普京提供了很大的外交籌碼。中俄關系經常為西方人視為準同盟關系,普京同意與中國在2015年共同舉辦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在亞洲的反法西斯戰爭當然就是對日戰爭了。最近一段時間來,日本對慰安婦問題、南京大屠殺問題出現了各種奇談怪論,東亞秩序建基于二戰勝利成果之上,包括北方四島也是在那個時候變成了蘇聯的領土。堅守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既符合俄羅斯利益,也是對中國的有力支持。 當然,普京也沒有讓安倍失望,在門口帶著安倍2012年贈送的秋田犬來迎接安倍,雙方舉行了兩個多小時會談,普京將于今年秋季訪問日本。日本媒體認為安倍與普京會面有望破解北方四島問題。普京既強調二戰的勝利成果,又要解決北方四島問題,豈不是矛盾嗎?其中的玄機在于,日本沒有追隨西方大國抵制冬奧會已經是給普京一個大面子,同時也是給奧巴馬一個下馬威,更重要的是消解中俄聯手的國際印象。至于解決北方四島問題那只是日本的一廂情愿。 遙想100年前,俄羅斯敗于日本之后將戰略注意力轉移到巴爾干半島,與奧匈帝國一逐高下,而歐洲國際體系已經分裂為兩大對立的軍事同盟。東亞局變增加了歐洲體系的震蕩,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年后的今天情勢截然相反,俄羅斯在歐洲一線面臨北約和歐盟的雙重壓力,俄羅斯的大門洞開,俄羅斯與歐盟在烏克蘭競爭激烈,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就無法真正成為歐洲國家,普京所倡導的歐亞聯盟也就只能是個空殼了。 中日紛爭實則減輕了俄羅斯在遠東的戰略壓力,同時也增強了普京在俄歐博弈的定力與資源。普京在中日之間左右逢源其實獲得了轉移歐美在東歐施加的壓力。東亞地區的震蕩通過俄羅斯傳導至歐洲,100年來一直如此,只是形式、力道各異而已。 安倍晉三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曾說,中日關系像一戰前的英德關系。這種說辭背后其實暗指東亞有可能引發一場戰爭,但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東亞局勢并沒有那么糟糕。東亞地區并沒有形成對立僵化的軍事同盟體系,美日同盟在強化,但前提是日本的戰敗國地位;中俄關系遠沒有走到軍事同盟的程度;美俄之間關系依然冷淡。 東亞大國關系的冷淡反倒使大國均勢有了可能,就像在索契所呈現的那樣,普京與中日兩國領導人都相談甚歡,看不出敵友。就像德國政治學家施密特所說的政治就是分清敵人和朋友,從這個意義來說,索契的外交舞臺的確有些“非政治”。 體育遠離政治是一種理想,然而競技體育只會讓冠軍一夜成名,這又是體育比賽的“政治”所在,反倒是外交活動謀求共存之道,這也許就是“奧運政治”的吊詭之處。 (作者任職于中國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 |
相關閱讀:
- [ 09-17]時評:日本政治右傾沒前途 必須反省歷史洗清罪責
- [ 09-04]韓日媒體圍繞熱播劇對罵 分析稱陷民族情緒漩渦
- [ 05-28]學者:小心日本成為21世紀亞洲禍水
- [ 05-28]小心日本成為21世紀亞洲禍水
- [ 03-19]彭光謙:戰略機遇期并非戰略保險期 需緊緊把握
- [ 03-19]解放軍少將:日本聲稱不做二流大國 但充其量只是三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