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人一生到底要辦多少個證?這個問題本身不新鮮了,反正是多唄,具體多少,怎么個難,各有各的體會和說法。 而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最近則給出了他答案,103個證。在近日召開的廣州市兩會政協各界別委員座談會上,曹志偉攜帶一張長達近4米的“人在證(征)途”亮相,直觀展現了市民辦證的不易,也引發了網絡的熱議。 去年廣州兩會上,曹志偉曾展示了一份反映投資行政審批耗時日久的“萬里長征圖”,引發了全國關注,并在隨后推動了廣州投資行政審批從平均799天壓縮到37天。有了去年的相關經驗,又有了新的動力,曹志偉和他的團隊開始了調研。他們根據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用途來調查,得出了400多個證件的總數。之所以曹志偉重點提到103種證,是因為辦理的人超過了3億人,辦的人少的并沒有列入。 曹志偉:這次做的“人在證途”講的是自然人,也就是公民證難辦的問題,反映的是國家公民信息管理和社會治理方式落后的問題,這當中提示我們政府部門之間,因為部門利益而形式了互相之間的行政壁壘和信息孤島。 曹志偉在接受本臺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在證途”反映的是公民證難辦,國家社會治理落后的問題。 曹志偉:就是說有這個出生證、身份證、準生證、團員證,以前在外地工作的時候還辦各暫住證,還有健康證。 記者在多地的街頭做了隨機的采訪,“大家覺得我們的證多嗎?” 市民:有些工作需要健康證,生小孩還得準生證,有一些無關緊要的證也挺多的,很多材料都是遞了這邊遞那邊,不能重復的利用,把我們這些辦證的人折騰的挺累的。 市民:應該是蠻多的,因為家里放證特意用了一個箱子,已經裝的滿滿的,害怕丟掉,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老婆在辦護照,因為她是杭州戶口,當時規定是一定要去戶籍所在地去辦,杭州寧波兩地方跑比較麻煩,而且不是說一次就能辦出的。 市民:辦證遞交材料,最麻煩的就是一個照片反復的使用,如果辦身份證公安部門要照一次相,要辦護照的時候又要重新拍照,他就不能用剛剛拍的身份證的照片。 市民:深有體會的就是畢業證,補辦的機會都沒有,我就搞不懂為什么不能補辦,難道檔案里學歷證明不了嗎?這個證明是代替不了畢業證嗎? 市民:我覺得印象對深的就是房產證,因為它用大的手續特別的多,光申請表就填了好幾天,到現在都沒有批下來,好幾個月了。 聽到我們市民們普遍的說法,其實確實還是覺得有點多,曹志偉說,他已經向廣東市政府提出了"一證行天下"的建議,廣州市政府表示愿意去吃這個螃蟹。曹志偉表示,希望廣州的改革措施能為全國性的改革鋪一條路。 曹志偉:市委書記當場表態,“接過這個螃蟹,但是一起做,把它干掉。” 目前廣州方面正在研究當地的辦證簡化辦法,我們還將持續關注,如果上升到一個更大的層面,廣州的想法和做法如果要推廣到全國,關鍵需要在哪些方面實現突破呢?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憲法與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他說,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公民的感受出發,最終實現以居民身份證能夠證明公民絕大多數社會經濟活動的目標。 周漢華:最主要的還是要盡量整合不同證的功能,應該大幅度減少證件的數量,最后實現什么?以居民身份證為基礎。一證在手,就能夠辦所有事。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要建立一種需求驅動的格局,從政府角度出發過渡到從老百姓從公民的感受出發。同時要發揮信息化建設當中所形成的共享平臺,實現信息的共享和業務的協同。然后再調度各個部門的積極性,怎么樣使各部門都愿意把自己所控制的信息拿出來和其他部門進行共享,從這種共享當中獲得好處。需求驅動平臺共享部門協助,來實現一個平穩的轉型,最終的目標就是一個公民用他的居民身份證,就應該能證明幾乎絕大部分他所從事的社會活動。 |
相關閱讀:
- [ 02-22]官員談“計生辦證難”:難嗎?我親戚辦證很順利
- [ 02-22]廣州市政協常委展出3.8米長卷 反映民眾辦證難
- [ 02-22]央視調查:中國人一生要辦103個證 頻遇辦證難
- [ 02-21]龍巖市國土資源局主動服務 上門辦證
- [ 02-14]廈門出入境兩個辦證點“冰火兩重天” 一個擠爆一個冷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