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快遞”受害者家屬獲圓通賠償 或對另外兩家涉事公司提起訴訟 2013年11月發生在東營市廣饒縣的“奪命快遞”事件賠償問題又有新進展。記者22日從受害者家屬處獲悉,已經與圓通速遞簽署了諒解協議,并拿到了賠償金。與此案相關的另外兩家公司未與受害者家屬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如果最終不能達成協議,受害者家屬將在近期對兩家公司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奪命快遞”事件中受害人的妻子焦女士告訴記者,經過無數次協商,1月28日受害人家屬與圓通速遞就賠償問題達成了一致,并簽署了諒解協議,現在已經拿到了圓通速遞給予的賠償金。 案件牽涉到投遞方圓通速遞、購買方濰坊鳴冉化工有限公司和生產方荊門市沙洋縣熊興化工廠三方。焦女士說,目前只與圓通速遞單方面達成了協議,跟另外兩方還沒達成協議。“整個事情到現在還沒有最終解決,現在案件已經移交到檢察院。”對于圓通速遞的賠償,焦女士表示,根據協議,具體賠償金額不便向記者透露。 焦女士說,丈夫因接觸有毒快件身亡后,圓通方面一開始想按照交通事故進行賠償,受害者家屬強烈反對。受害者家屬要求圓通做出書面道歉,但圓通拒絕,賠償問題一度陷入僵局。“奪命快遞”事件經過媒體報道后,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了多次協商,但在具體的賠償金額上分歧較大。濰坊鳴冉化工有限公司和荊門市沙洋縣熊興化工廠的負責人只是進行了口頭上的道歉,未與受害者家屬在賠償問題上達成一致。 賠償問題就此一拖再拖。經過協商,最初的賠償方案是三方共同賠付一筆賠償金,但是三方在具體賠償金額的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最后不了了之。最終三方與受害人家屬商定,圓通速遞率先賠償,其余兩家公司隨后進行賠償。“雖然對圓通公司最終的賠償金額我們并不滿意,但是考慮到后續的賠款問題,我們還是接受了。”焦女士說。 對于剩余賠款問題的解決,焦女士告訴記者,受害人家屬已于2月20日收到廣饒縣人民檢察院出具的《被害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已經可提起訴訟請求。焦女士說,已經和律師商量過了,如果能夠和濰坊鳴冉化工有限公司、荊門市沙洋縣熊興化工廠達成賠款協議,由檢察院提起刑事訴訟就可以了。如果達不成協議,將在近期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將通過法律手段追究兩家公司相應的責任。 “奪命快遞”一死九傷 2013年11月,武漢荊門市沙洋縣熊興化工廠違規郵寄化學品氟乙酸甲酯,因圓通武漢收件公司收寄驗視不規范,氟乙酸甲酯被發往濰坊鳴冉化工有限公司。 11月28日,氟乙酸甲酯在山東濰坊捷順通快捷有限公司(圓通網絡)運轉中心分揀時發生泄漏,污染了其他快件,同車快件又從濰坊發往東營。家住廣饒縣大王鎮的居民劉興亮29日收到了被污染的快件。 在收到快件不足12小時后,劉興亮出現嘔吐、腹痛等癥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據醫院診斷顯示,死因為有毒化學液體氟乙酸甲酯中毒。 12月20日下午,山東省郵政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這起因快遞企業收寄驗視不規范導致我省1人死亡9人中毒的責任事故。12月21日,本報以《快遞有毒,一死九傷》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并在此后幾日連續跟蹤報道。 |
相關閱讀:
- [ 01-16]山東“奪命快遞”事件新進展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 [ 01-11]“奪命快遞”敲響警鐘 業內:正逐步建立黑名單制度
- [ 01-11]山東“奪命快遞”死者確系氟乙酸甲酯急性中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