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間剛剛閉幕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研討會”上,多位參會專家和代表表示,絲路是一個多民族多文明的交匯區,經濟帶的建設要文化先行一步,讓沿線的人們在對話溝通中擁有更多認同與包容,以實現經濟帶的持久繁榮。 西北大學教授李利安表示,人類文明因互聯網而成為點面互動的文化時代,讓絲路經濟帶的人們溝通交流面臨著更大的開放性和全球性。如今,多民族、多宗教和區域性政治、文化的種種表現與訴求,在網絡時代可謂紛至沓來,迫切需要通過文化交流的方式謀求認知的更大公約數。 中國領導人已經提出了“加強與中亞地區國家合作、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并成為新時期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 緊緊抓住開放機遇,對絲路沿線地區的意義更為重大。近年來,陜西非常重視開展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往,教育、考古、藝術等合作持續不斷。譬如“彩繪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展”大型文化交流活動,自2010年啟動,已走過了土耳其、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伊朗等眾多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長安-羅馬》、《絲路起點陜西》等一批國際合作的電視作品也已啟動制作。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表示,文化是軟實力的最重要表現之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離不開對外文化交流的繁榮。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提升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水平,特別是與絲路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記者馮國) |
相關閱讀:
- [ 02-24]海外華媒福建泉州體驗“海上絲綢之路”文明(圖)
- [ 02-24]“絲綢之路華媒萬里行”啟動
- [ 02-24]新世紀絲綢之路經濟論壇暨華媒萬里行活動在泉州啟動
- [ 02-23]絲綢之路經濟論壇側記:“帶路”的商機與訣竅
- [ 02-11]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的歷史考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