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戰士李杰生前曾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身患絕癥彌留之際,他主動提出將自己的肝、腎、角膜等器官無償捐獻出來。 教育影響思想,思想決定行動。深入李杰生前所在的武警云南省總隊探訪,這類正能量事例還很多:處突維穩搶險救災、愛崗敬業默默奉獻,誘惑面前毫不動心、恪守美德矢志不渝…… “一個人所處環境會影響其思維,一個人所接受的教育會形成其思想?!苯鼉赡陙恚@個總隊針對基層政治教育現狀,緊貼部隊遂行任務特點,深入開展基本人生觀教育,提升官兵思想境界,匯聚起強軍興軍正能量。 從軍報國講奉獻 啟迪官兵長覺悟 戰士李旭飛,懷著手握鋼槍效命沙場的憧憬來到部隊,渴望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沒想到下隊后,卻被分到瀾滄江畔擔負小灣電站的守衛勤務。 像小李一樣,這個總隊官兵大多數常年駐守在邊疆少數民族貧困山區,官兵遠離都市,堅守在深山峽谷無人區。 “當兵苦不苦?吃苦要不要?”2013年1月,總隊領導以此為題,給全體官兵上了生動一課,拉開了總隊開展基本人生觀教育的序幕。 “軍人的形象和使命擔當要在艱苦中鑄就……”在一堂堂教育大課上,在一個個以苦為榮、以苦為樂的先進典型面前,李旭飛內心激情澎湃,認識到只有直面艱苦、敢于吃苦,才能超越自我。從那以后,他扎根深山忠于職守,把“守世界第一高壩,盡衛士第一責任”當成榮耀和誓言。去年底,服役期滿的他在面臨走留的問題上,毅然選擇了后者。 |
相關閱讀:
- [ 03-02]陳光標建言:倡導更多人加入器官捐贈行動
- [ 02-18]寧夏彭陽殺害岳父全家兇手受審 稱愿捐獻器官
- [ 12-28]河北一家五位遺體捐獻志愿者 普及理念讓愛延續
- [ 12-20]學者:大規模追悼會浪費財力行政資源 應予以制止
- [ 11-14]紅會回應小伙病危欲捐獻遺體:人手緊不上門服務
- [ 10-27]1歲女童捐獻器官 父母稱能救兩人是最大幸福
- [ 10-27]尿毒癥少年進京求醫續:母親將提交捐腎申請材料
- [ 10-22]誰讓器官捐獻者的愛心背負這么多無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