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以復制英國經驗” “中國能逃避令人窒息的空氣污染嗎?”美國《華盛頓郵報》去年10月曾做這樣的報道。按照美國能源信息署去年初的數據,過去10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增長迅速,已趕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 美國佐治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麥赫姆認為,倫敦、曼徹斯特等英國大城市擺脫霧霾的措施主要是通過立法和嚴管,并與當時英國產業轉型、傳統制造業生產向海外轉移有關。英國經驗在中國“復制”并非沒有可能,但中國的霧霾和空氣污染與經濟增長關系極為密切,取舍更加不容易。 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杜大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正如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國應盡快采取改革措施實現經濟再平衡,減少制造業所占比重,才能有助于減少空氣污染。 對中國來說,當前關鍵要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并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更加清潔地利用煤炭。談到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清潔利用問題,林伯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政府在電力行業煤炭的使用效率和清潔使用上下了很大工夫。2013年底全國建成燃煤脫硫機組占燃煤裝機總容量的比例高達95%,火電單位煤耗大幅下降,火電效率與效率最高的日本、韓國差距已不大。 這意味著,中國的火電效率提高空間已非常小,所以,非電力(另一半的煤炭消費)的煤炭使用效率和清潔也很重要。在環保專家看來,用于工業制造和供暖的煤炭在減排技術與效率方面遠不如燃煤發電環節成熟。其他工業部門的煙塵治理仍然很差,電熱、鋼鐵以及礦物制品等幾個耗煤大戶每年的煙塵排放占全國排放的近70%。由于比較分散和不同行業消費特點不同,治理起來會比電力行業更為困難。如何從政策上進一步提高和引導這一半煤炭使用效率和清潔使用,也是政府在治理霧霾中需要關注的重點。 林伯強說,充足的能源供應是保障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減少煤炭消費比重需要其他替代能源。他認為,短期內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無疑是替代能源的最佳選擇。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基數雖然小,但如果能保持兩位數的發展速度,5年內可能對煤炭形成比較有效的替代。此外,核電規模需要進一步擴大,應盡快考慮新增項目。【環球時報駐英國、美國、德國特約記者孫微 丁明 白歌 林伯強】 |
相關閱讀:
- [ 03-04]傅瑩:霧霾問題已經成為一些城市標志性難題
- [ 03-04]全國政協會議開幕撞霧霾 記者戴口罩采訪
- [ 03-04]兩會速遞:全國政協多項建議落實到國家決策
- [ 03-04]全國兩會熱議榜:反腐、民生和高房價連續6年列前三
- [ 03-04]崔永元:將提出反濫種轉基因提案
- [ 03-04]科技部:國外治霾需要30年 我國不需這么長時間
- [ 03-03]兩會直擊:大會堂前上演口罩Style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