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外媒:世界關注中國改革新動向
2014-03-05 16:15? 欒翔?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兩會·速遞)兩會現場外媒:世界關注中國改革新動向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欒翔)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被中國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吸引而來的眾多外國記者對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現場分析解讀,他們對中國新一年的發展目標興味盎然。 芬蘭也關心“中國夢” 當李克強總理宣讀著政府工作報告,來自芬蘭的記者安德魯手指飛舞,不斷地根據同聲傳譯的內容,在筆記本電腦上迅速成文,即刻發送。 他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巨大,中國未來的發展目標也同全球經濟息息相關。 為一家名為“第三角度”的報社撰寫專欄的安德魯自稱是個“兩會游客”。他和同事為了兩會專程趕來,意圖了解中國政治制度中的“協商民主”和“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再介紹給對中國未來發展頗為關注的西方讀者。 在一些西方人眼中,人大、政協這種“中國式民主”仿佛是一枚橡皮印章。但安德魯說,真正來到這里,親眼看到代表、委員們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共商國是,讓他覺得中國的這種政治方式有貨真價實的效力。 安德魯說,這幾天他采訪了很多人,有代表、委員,還有老百姓。“人們對習的領導有很高的期待。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兩會(或許是因為我的中文發音不準),但每個人都知道‘中國夢’,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安德魯說。 中國讓西方經濟反思 從2009年起,為西班牙經濟廣播Radio Capital工作的韋里已經連續報道了五屆兩會,他評價說這一次的兩會似乎“最有意思”。 西班牙經歷金融危機后,復蘇緩慢,失業率升高,讓許多人開始反思新自由主義的弊端。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卻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穩定,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勢頭也讓遭受重創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受益,有助于全球經濟復蘇,曾專門研究中國金融改革問題的韋里說。 這一次,包括西班牙在內的整個歐盟都在側耳傾聽中國領導人的發展宣言。韋里認為,中國金融改革可以借鑒西方以往的發展歷程,避免在某些領域重蹈西方覆轍。同時,西方也應當看到中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成就,以更加開放的思想和胸懷,加強同中國的合作。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在新一年將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包括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韋里評論說,人民幣國際化將是中國未來金融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至于中國總理提出的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進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推出一批重大支撐項目,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新空間等內容。韋里說,歐盟和全世界都在期待著中國的改革發展,期待中國引領世界經濟新秩序。 |
相關閱讀:
- [ 03-05]讓“兩會”奏響最強“節約style”
- [ 03-05]兩會中的靚麗風景線
- [ 03-05]兩會世界對話:深化改革與“他山之石”
- [ 03-05]兩會新華時評:讓每個人共享公平的發展機會
- [ 03-05]為兩會駐守和忙碌的平凡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