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方面理解“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
2014-03-09 15:28? ?來源: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3月9日(星期日)15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五位負責人將就“人大立法和監督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新華社和新華網記者:我是新華社記者。我們發現,最近一段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屬重大改革必須于法有據,這是否意味著在沒有得到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是不可以進行改革的?今年將采取哪些重大的措施進行改革?謝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闞珂:今天來到這里,見到了幾個老朋友,剛才提問的就是老朋友。同時,又結識了一些新朋友,見到你們非常高興,見到你們總覺得格外的親。 剛才給我這個問題,我想是讓我談一下對習總書記關于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的理解。我感覺,強調法治,強調先立后破,是這個時期、這個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對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和理解:第一,法制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搞法治靠得住。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在改革中的推動和引領作用,確保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改革。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我們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總體上已經實現有法可依。現在我們現行有效的法律242件,這些絕大部分都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制定的,它們是改革的重要成果,我們要十分珍惜這些法制建設的成就。當前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首先就是要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第三,要處理好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的關系,把深化改革同完善立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先立法、后行動,在改革過程中要處理好,要做好法律的立、改、廢工作。我解釋一下。我們講立法包括法律的制定、法律的修改、法律的廢除、法律的解釋等。我們講做好法律的立、改、廢。我舉個例子,立,就是制定法律,如果說要征收環境保護稅,就要制定環境保護稅法,這是立法。比如說修改法律,即“立、改、廢”中的“改”,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就修改了公司法。廢除勞動教養制度,就廢除了有關勞動教養的法律規定。再比如,在中國上海自貿區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就要得到法律的授權,要有序推進改革。我再說得明白一點,凡是試點的,都必須有法律規定或者法律授權,沒有法律規定和法律授權,不得試點。 有的記者在理解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有些不大一樣。在新的歷史時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初和之后的一段時間,在無法可依和在立法過程中與現在的法律已經形成這種大的環境已經不一樣了。我們已經在國家和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和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有法可依。現在要出臺新的改革措施,就要有新的立法,要廢除原來相關的做法,就要修改相關法律。所以,要試點,就必須要有法律規定。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有關部門要做好改革措施的研究方案和起草等工作,在這過程中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各有關的工作部門、工作單位在制定和研究他們改革方案的時候,就要一并考慮涉及的立法工作;二、承擔法律案起草的部門要落實責任,加快有關法律案的起草步伐和進度;三、立法工作部門要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要求,督促有關方面加快立法步伐,推動改革急需的、重大的、條件成熟的法律及時出臺。謝謝。 |
相關閱讀:
- [ 03-08]政協首場提案協商會:“十堂會審”聚焦產能過剩
- [ 03-08]省政協發展民營經濟調研組來漳州調研
- [ 03-08]政協醫衛界別聯署緊急提案:醫療機構應列為公共場所
- [ 03-07]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政協委員談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
- [ 03-09]龍巖市檔案局:以改革精神推動檔案事業新發展
- [ 03-09]國資委副主任談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30%能控股,就不搞40%
- [ 03-09]浙大校長林建華談大學改革:大學去行政化比較難
- [ 03-08]“不說漂亮話”是真正的改革態度
- [ 03-08]人大代表審議財政預算 改革成為今年財政工作重頭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