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舉行第三次大會發言 建言全面深化改革
2014-03-09 17:52? 邢利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邢利宇)“全面深化改革,基礎在社會,關鍵在市場,評價在人民,組織實施要靠政府。”全國政協委員付志方9日在北京指出,政府的主動性和執行力決定改革的深度、進度和成效。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當日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16位政協委員圍繞“政治建設和統戰政協工作”主題作大會發言,建言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諸多方面。 付志方在發言時指出,改革過程是復雜的,機遇看不準、抓不住,情況弄不透、方法不對路,系統性、協同性不到位,就會顧此失彼。 他建言,必須著力解決好愿不愿、敢不敢、會不會、能不能改革的問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造“有為政府”。政府應當做科學改革的謀劃者,提高政策“含金量”,增強政策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王全書在發言時指出,先辟謠后認賬、只承諾不兌現、朝令夕改、數據摻水等是政府失信的突出表現。此外,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的經濟損失達6000億元人民幣。 “誠信體系不立,國不寧、民難安”,王全書強調,誠信體系信息安全防范不容忽視。應借鑒國際經驗,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建立政府與市場力量有機結合的誠信建設機制。 莊聰生代表全國工商聯發言。他指出,沒有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民營企業就是一個“易碎品”,無法跨過各種隱形壁壘,“小富即安、大富不安”的情緒難以消除。 他建議,堅持科學立法、從嚴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保護民營經濟財產不受侵犯、保護民營企業經營不受干擾、保護企業家的人身安全和致富名譽不受損害。 田惠光、楊元慶、朱維群等委員,分別就以法治思維和方式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移動互聯時代的公民個人信息權保護、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等問題發言。 鄭建閩、劉漢銓、王國慶等委員的發言,則涉及構建“閩臺共同文化區”、凝聚廣泛共識依法實現香港特首普選、對外解讀好中國夢等。 賀軍科在代表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發言時指出,中國現有2.79億未成年人,隨著社會發展變革,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出現不少新問題。如農村留守兒童、城鄉間流動未成年人處于缺管、失愛狀況的就數以百萬計。 他建議,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持最低限度的容忍、最高程度的保護,變“軟法”為“硬法”。 “缺乏民族之根滋養的孩子,哪怕自詡為‘世界公民’,終歸是膚淺片面的,既難奉獻獨特價值,也難真正走遠”,朱永新委員在發言時建言,兢兢業業完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認真學習外來文化長處,再創中華民族文化輝煌。(完) |
相關閱讀:
- [ 03-09]馮驥才:最反對對文化用“開發”這個野蠻的詞匯
- [ 03-08]北京市總體規劃修改 京津冀一體化是重點
- [ 03-07]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政協委員談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
- [ 03-07]政協委員新聞中心回應外界關切
- [ 03-07]遲子建委員:日歷印制混亂 國家應加強管理
- [ 03-07]政協委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制度支撐、政府先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