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堵住官員外逃漏洞
2014-03-11 18:1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反腐敗“追逃”這塊硬骨頭該如何啃?——代表委員建言堵住官員外逃漏洞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甘泉、史衛燕、商意盈、楊依軍)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在回顧2013年工作時稱:“強化境內外追逃追贓工作,追繳贓款贓物計101.4億元,會同有關部門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62人。”隨著我國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并加大與國外談判協商力度,近年來失蹤官員被引渡或遣返歸國受審的案例越來越多。 在審議最高檢報告時,一些代表委員指出,要從制度設計上、加大反腐敗決心和力度上努力啃下“追逃”這塊硬骨頭。同時,應多管齊下加強對“問題官員”監管,從制度上扎緊防止官員外逃的籬笆。 “問題官員”外逃現象值得警惕 在過去的一年,一些“問題官員”忽然“失去聯系”、外逃出境時有發生。一些代表委員認為,由于經濟犯罪的多樣化以及反腐高壓態勢持續,“問題官員”外逃現象出現的風險或將有增無減。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寧波滕頭集團董事長傅企平指出,由于這些外逃“失聯”的官員多涉及經濟崗位,手握審批大權,權力尋租機會很多,而且涉案金額巨大,至少上千萬,動輒上億,損害了黨的形象,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損失。 最高檢有關公開數據顯示,自2000年底最高檢會同公安部組織開展追逃專項行動以來,至2011年,檢察機關共抓獲在逃犯罪嫌疑人超過1.8萬名。 “追逃”是場硬仗 此前外逃的“問題官員”一般聚集在金融、財稅、交通、國資、國土等領域,近年來,也開始由“熱門”部門向“冷門”部門蔓延趨勢。如2013年6月湖北省公安縣政府通報該縣畜牧獸醫局局長蔡道明“失去聯系”,廣東也先后發生2起縣區政協官員“失聯外逃”。而且。此外,養老金、保障房、三農資金管理等與民生相關的政府部門官員外逃數量呈上升態勢。 “貪官不打無外逃之仗。”傅企平代表說,“倉皇出逃的少,預先謀劃的多,一些官員把出逃作為最后的底線,事先做好了資產轉移、家屬外遷、多本護照等多種準備工作。”如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原局長蔣基芳、河南省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童白言,出逃前妻女均已移民定居國外。 司法界一些人士介紹,2003年,我國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但迄今與我國締結引渡協議的多為發展中國家,而一些容留外逃官員最多的國家,在與其建立引渡協議方面進展困難,成為反腐面臨的巨大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云龍說:“從目前來看,一般貪官外逃引渡工作是由中紀委、外交部、公安部、檢察院集體來開展的,檢察院負責的是搜集犯罪證據。難就難在一方面如果是偷渡,可能不知道去了哪個國家,另一方面也與潛逃國家的法律制度、對中國的友好程度有很大關系。” 扎緊“問題官員”外逃的籬笆 最高檢工作報告指出,2014年檢察機關“將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深化反腐敗國際司法合作,加大對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的追捕追贓力度”。對此,一些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師范大學教授王東林表示,由于國內外經濟社會聯系越發緊密,越來越多的普通黨員干部也具備移民海外的機會和能力;與此同時,對地方基層干部出入境管控相對寬松,全方位扎緊預防官員出逃的籬笆顯得緊迫。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監察廳副廳長兼預防腐敗局副局長何建洋說,應加快制定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法規。現在對外逃官員的判刑主要依據刑法,處分主要依賴一些條例和規定。他認為,當前是比較好的時機推出“反腐敗法”的很好時機,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規劃。 與此同時,日常監管尤為重要。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建議,加快推進官員財產公開工作,對“裸官”需要尤其關注,這樣才能建立起事前預防體系。要建立公職人員的名單管理體系,建議把官員以及家屬利益關聯人在銀行證券房地產等行業的信息,納入監督平臺。 此外,還應加強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相關組織的深度合作,建立貪官的引渡回國機制。有代表建議,用缺席審判制度來阻擊“失蹤”官員。通過建立缺席審判制度,可以明確要求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締約國“對于公約所涵蓋的腐敗犯罪所得的財產,被請求國沒收后,應給予請求國法院作出生效判決”,甚至返還請求國,利于挽回國家損失。 |
相關閱讀:
- [ 03-10]代表委員建言反腐敗:壓力要層層傳導
- [ 03-07]王岐山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更多的力量調配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主業上
- [ 03-06]中石油董事長:中石油將旗幟鮮明地反腐敗
- [ 02-25]科技部部署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 [ 01-28]王岐山: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 [ 01-23]以深化改革推進反腐敗 完善制度厘清責任通盤考慮
- [ 01-15]人民日報: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