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代表的中國夢”:到人民大會堂有多遠?
2014-03-13 13:4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掃街也要掃成全國勞模” 這些基層代表年齡、籍貫、工作、經歷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出身基層,他們堅信奮斗改變命運,他們心中有夢想,從不怨天尤人,即使在再平凡不過的崗位上,也一直在努力。 朱雪芹,1995年1月高中輟學后,從江蘇睢寧農村來到上海打工;劉麗,家在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的偏僻農村,為減輕父母的負擔,身為長女的劉麗不得不提前結束初中學業,外出務工供弟妹上學,找工作過程中錢花光了,劉麗甚至賣掉了從記事起就沒有剪過的頭發,換了30塊錢維持生計;周振波老家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從小家庭貧困,幼時不幸喪母,他回憶說:“小時候家里窮,白面饅頭也吃不起,上學用的紙、筆,是要用雞蛋去供銷社換的。我在潘寨中學讀書時,學校很破,大家上課都擠在一起,課桌就是一塊不規則的木板,用磚頭壘起來,有些人連凳子都沒有。因為住宿在學校,冬天一個禮拜回家拿一次饅頭,夏天一個禮拜兩次,餓了吃饅頭老咸菜,渴了就喝玉米面糊糊……” 他們以農家子弟的堅忍在各自崗位上奮斗,平凡的工作,他們卻做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陳臘英2000年從安徽到杭州打工,2005年進入杭州環境集團,為了省錢,租住在偏遠的郊區,每天上班要騎1個多小時的電動車。即便條件艱苦,陳臘英始終堅持“埋頭做事不計得失”。不管刮風下雨或者是漫天大雪,每天凌晨3時,她就走出家門,趕到工作區域。包干區中有一長段欄桿需要每天清洗,沒有人愿意做,陳臘英就主動承擔。別人休息她擦洗,每天額外工作3小時,沒有一句怨言。即使當了浙江省勞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公司外部項目擴展時,陳臘英總是第一個扛著掃帚上街。 在今年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之前,47歲的陳臘英還回了一趟她的家鄉安徽省宿松縣,向當地的環衛工人傳授了“陳臘英道路保潔作業法”,這方法目前已在杭州市環衛工作中廣泛推廣。“掃馬路不能想怎么掃就怎么掃,也需要精細化管理和規范地操作,掃地時左一下右一下,隨意性太大,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灰塵還掃不干凈。”陳臘英說。除了“陳臘英道路保潔作業法”,陳臘英扎掃帚的功夫也是一絕,她扎出來的掃帚又輕便又靈活,掃起地來十分容易。用陳臘英的話來講,就是自己掃出來的地,要干凈得可以讓人席地而坐,“拿掃把也要拿得像個樣!” 他們心中有夢想:人生必須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努力才能改變命運。朱雪芹在繁忙工作之余,當時住集體宿舍,為了不影響室友休息,朱雪芹買來臺燈,用被子掩著,躲在床上看書;雙休日伙伴們去逛馬路了,她卻留在公司活動室苦讀。雖然高中都沒畢業,但朱雪芹靠自學成了一名日語翻譯;劉麗打工賺到錢后,減輕了家庭負擔,想到自己曾因家貧輟學,萌生了幫助貧困學生上學的念頭。2000年,她開始資助貧困學生。第一年資助了7個,第二年20個……她租住在出租屋,卻資助了上百個孩子,別人問:你這么點工資,能管得過來那么多人嗎?她回答說:事情的改變總是一點一點的,努力了不一定能改變,但是不努力,永遠不會改變。 |
相關閱讀:
- [ 03-13]2014兩會圖片精粹
- [ 03-13]兩會吹響改革“集結號” 中國制定務實“路線圖”
- [ 03-13]兩會評論:三個“1億人”蘊含巨大內需潛力
- [ 03-13]兩會部長好聲音:“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
- [ 03-13]【圖刊】2014兩會圖片精粹
- [ 03-13]兩會評論:三個“1億人”蘊含巨大內需潛力
- [ 03-13]兩會好聲音:要讓學生有時間做夢
- [ 03-13]沈躍躍在與參加全國兩會的省區市婦聯主席座談時強調
認真貫徹兩會精神更好地聯系和服務婦女群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