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接合部不能長期被遺忘 在城鎮化進程中,舊的城鄉接合部正在被急速擴張的城市所吞噬,新的城鄉接合部隨即不斷產生,新問題也隨之醞釀發酵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茁卉李芮詹奕嘉白麗萍 陳俊魏宗凱孔祥鑫張濤 頭上“一線天”、房間內因采光不足“黑洞洞”;陽臺靠陽臺,窄巷里滿是“握手樓”;窗戶對窗戶,“接吻樓”宛如一家親。私搭亂建、違建圍城是城鄉接合部的真實寫照。 屢禁不止的違建與 “變了味兒”的拆遷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全國多地調研時發現,快速城鎮化與住房資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邊在瘋狂違建,一邊在暴力強拆,城鄉接合部正在成為土地權益爭奪的集中爆發地。而隱匿背后的權錢交易,更易激化社會矛盾。 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危偉漢介紹,廣州目前違法建筑面積接近1億平方米,清拆速度遠遠趕不上違建速度。2012年清拆違法建筑98.5萬平方米,但新增違章建筑140萬平方米。北京市規劃委的數據顯示,全市違建面積達2000多萬平方米,相當于2800多個標準足球場。 違章建筑為何屢禁不止?采訪中,有農民說,“種菜不如蓋房。”城鄉接合部違建的獲利渠道主要有二:一是出租給數量龐大的外來人員居住或從事商業行為,賺取租金。有的出租房也對外銷售,變身成了小產權房;二是寄希望于拆遷時多算面積,以獲得更高的補償款。由于利益巨大,且違法成本較低,一些人鋌而走險,違建行為屢禁不止。 本刊記者發現,當前違法建設正在發生明顯變化:建設主體,從本地人“單打獨斗”,變為吸引外地投資商相互勾結一起搞;建設規模,從以往的“小打小鬧”,到現在蓋出十幾層的整棟樓;房屋所有權屬性多樣,農民自蓋住宅、私搭亂建住宅、集體建設住宅,與城市居民商品房、經濟適用房混雜在一起,隱蔽性更強。 對于肆意蔓延的違建,各地政府紛紛出重拳治理。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瑋介紹說,2013年3月以來,北京市共拆除9300余處違章建筑,共涉及624萬平方米。武漢市城管委數據顯示,3年來共拆除違建面積640萬平方米,相當于90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城市的拆遷過程“變了味兒”,暴力強拆事件時有發生。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的調查認為,造成拆遷矛盾有多種原因,有干群矛盾、村官腐敗,也有“釘子戶”的故意刁難等,但暴力手段不可取,這反映出城鎮化過程中急功近利的心態。 受訪專家認為,無論是屢禁不止的違建還是暴力強拆,均反映出城鄉接合部發展的無序狀態。由于機制不健全,基層組織工作隨意性強,建與拆均存在灰色地帶,激化了社會矛盾。 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說,廣州市一些地區的違建問題之所以查而不倒、禁而不止,與有的基層領導和基層執法人員在查控過程中監管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責任不落實,甚至有違不查、查違不嚴、拆違不公、濫用職權、權錢交易、包庇縱容甚至直接參與違法建設有重要關系。 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支隊法制處副處長廖永生說,拆違過程中易激化社會矛盾,監察隊伍應從違法建筑開工建設階段就予以制止,若等到矛盾爆發后再處理,往往就失去了解決問題的機會窗口。 受訪專家認為,對于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應明確補償標準堅決保護,嚴厲查處搭拆遷“順風車”謀取私利的干部和企業,決不允許從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中“揩油”。同時,對于“違建”、“暴力強拆”等不正當訴求和行為,應堅決予以打擊,通過適當的方式方法,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嚴格執法。 |
相關閱讀:
- [ 03-11]姚文智搏臺北市長參選權 提議拆遷松山機場
- [ 02-28]派出所長助居民騙190余萬拆遷款 稱受老領導委托
- [ 02-26]男子拆遷后一夜暴富 染毒癮花光拆遷款獲刑10年
- [ 02-25]男子趕上拆遷獲130萬一夜暴富 每月吸毒近百克
- [ 02-24]小產權房買賣騙你沒商量 拍下購房過程依舊受騙
- [ 02-24]三兄弟為父母遺產對簿公堂 老大老二起訴老三
- [ 02-23]釘子戶因耽誤附近居民危房拆遷 遭鄰居表決后強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