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交出全球互聯網管理權 只接受非政府機構主導
2014-03-17 08:23? 陳一鳴 陶短房?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邱淑群 |
分享到:
|
美國政府機構14日發表聲明,宣布將放棄對互聯網域名和地址分配機構(ICANN)的管理權,歐盟、互聯網企業和國際社會對此表示歡迎。究竟誰將接手這個“大權”是個謎,美國共和黨群起攻擊,聲稱移交互聯網管理權會導致“聯合國或獨裁國家”介入,并搶占互聯網控制權。本月23日至27日,第49屆ICANN會議將在新加坡召開,討論管理權移交問題。 14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家電信和信息局發表聲明稱,美方認識到ICANN成為一個“有效的多方參與組織”的時機已經成熟,要求ICANN召集“全球利益攸關者”,提出一個獲得“廣泛國際支持”的移交方案,作為移交管理權的第一步。聲明強調,方案應當遵循保持互聯網開放性原則,并且不會接受“由政府或政府間機構主導的解決方案”。 ICANN是一個總部設在美國洛杉磯附近的非營利國際組織,負責協調、管理和分配全球互聯網域名系統、根服務器系統、IP地址資源。自1998年成立之日起,ICANN便在互聯網世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有著“全球互聯網中樞”之稱,但ICANN成立時完全由美國政府主導,使美國掌握了互聯網的控制權。比如,互聯網域名相當于網絡空間的“門牌號”,本是一個全球性系統,卻要由一個美國政府機構管理。 美國《計算機世界》15日報道稱,各國政府和互聯網組織對美國壟斷互聯網早就怨聲載道,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部分發達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直呼吁,希望能將互聯網的管理權移交給一個依法代表所有國家的國際組織,比如在聯合國框架下設一個管理機構。美國《紐約時報》稱,美國大規模監控行為被披露后,國際社會更是強烈抗議,認為“互聯網問題的最大麻煩是美國的領導”。去年10月,一些有影響的互聯網組織還在烏拉圭開會,呼吁美國放棄對互聯網的控制權。聲明警告說,“美國最近一系列監控行為正在掏空全球互聯網用戶的信任和信心”,讓互聯網企業面臨巨大危機。 |
相關閱讀:
- [ 03-16]規范互聯網金融風險不能削足適履
- [ 03-16]評論:規范互聯網金融風險不能削足適履
- [ 03-16]美將放棄對互聯網管理權 移交給"全球利益攸關體"
- [ 03-15]中國人大法學院副院長楊東:互聯網金融實現理財“屌絲化”
- [ 03-15]新聞分析:美計劃移交互聯網管理權說明啥?
- [ 03-14]報告顯示:計算機軟件業求職競爭最激烈
- [ 03-14]互聯網金融爭論不止 央行官員直言“打監管擦邊球”
- [ 03-13]王杰華:紅酒網銷是藍海 3G互聯網推廣零成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