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飛汽車一線工人李某,因不滿每月800元的工資,自2013年年中開始利用工作閑余蹬三輪“拉活兒”來補貼家用,卻在2014年年初的一次交通意外中身受重傷,家庭財務陷入困境。事后,有哈飛汽車工人呼吁全廠為李某捐款,但被廠家以“不宜聲張”“丟廠家的臉”為由壓制。最終李某所在車間的幾十個工友自行捐款幫助了他。 這是哈飛汽車工廠內人盡皆知的一個故事。每月800元的工資,在國內車企中實屬罕見。然而從2014年3月起,哈飛汽車的工人們可能連僅有的這800元也拿不到了。更嚴重的是,廠家即將進行大面積裁員,很多員工的生活或將更加艱難。 大裁員 “最近在開兩會,所以(裁員)這件事沒有聲張。”3月12日,一位哈飛汽車內部員工告訴汽車商報記者。 事實上,從2月中旬開始,哈飛汽車將大面積裁員的消息就不脛而走,并很快在哈飛汽車內部炸開了鍋。“如何裁?”“裁掉誰?”一個月以來,位于哈爾濱市平房區的哈飛汽車五個工廠的工人們以及哈飛汽車各個職能部門的員工們,整日因此如坐針氈。一部分消息敏感的員工更是自發組成了類似“抗議裁員聯盟”的小團體。對他們來說,裁員意味著自身利益的受損。 汽車商報記者得到此消息,是通過與一位哈飛汽車前員工的聊天。3月初,該人士向汽車商報記者曝料:“老東家越來越不像樣了,今年要大批裁員了。”在他的介紹下,汽車商報記者聯系到多位哈飛汽車內部人士。據一位哈飛汽車內部人士介紹,哈飛汽車原先有6000人,去年已經陸陸續續裁了1000人,而今年將從剩下的5000人中再裁1200人。 汽車商報記者梳理相關線索后發現,2月21日哈飛汽車召開的“二屆四次職代會”是裁員一事的關鍵點。隨后一位親自參與職代會的哈飛汽車內部人士證實了汽車商報記者的判斷:“裁員是職代會上決定的,‘鼓勵員工走出去’的說法都已經寫進報告,會議由劉正均(哈飛汽車現任總經理)主持?!?/span> 汽車商報記者進一步打探得知,該次裁員的具體辦法是:1200人的指標分兩批完成,上半年完成70%,下半年完成30%;上半年按照職能部門裁員20%、銷售公司裁員30%、五個工廠裁員12%、博通公司(哈爾濱博通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哈飛汽車指定配套供應商)裁員20%、質量部按檢驗工總量的12%加上其他工人和職員干部的20%計算裁員指標的政策實施。 與該辦法同時推出的,還有月度指標完成度考核、對單位及負責干部指標完成度的考核。而裁員的路徑包括離職、退休、外借一年、轉崗。其中離職不限定崗位狀態,干部、職員、工人、內退人員等均可提出離職。 事有因 “都是為了節約成本?!鄙鲜鰠⑴c職代會的哈飛汽車內部人士說。 然而哈飛汽車員工的工資并不高。汽車商報記者從數位哈飛汽車工人口中得知,他們的月工資為800元,已經連續4個月沒有按時領到工資了,從3月開始更是有消息稱已經沒有工資可發。一位工人對汽車商報記者透露:“現在劉正均每天的工作就是向財務要錢和向工人發錢,基本連生產都顧不上。” 而汽車商報記者從哈爾濱市公布的一項2014年最低工資標準中看到,該市最低工資標準為900元/月。另據汽車商報記者所知,國內的自主車企如奇瑞、比亞迪等公司,工人平均月工資在2500元左右,而一些合資車企更是有著“年底發放十幾個月工資”的令人羨艷的傳說。 為何哈飛汽車支付給工人如此少的工資?據汽車商報記者了解,哈飛汽車連年虧損,如今已資不抵債。長安汽車2013年4月公布的2012年年報中提到,哈飛汽車2012年虧損7.6億。長安集團(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旗下東安動力2014年2月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至2013年底,哈飛汽車欠該公司款項5.2億元。而東安動力是哈飛汽車最大的配套企業,為其提供發動機、變速器等主要零部件。 這意味著,哈飛汽車的正常生產已經遇阻。不僅如此,哈飛汽車的銷量也十分低迷。據汽車商報記者獲知的哈飛汽車未予公布的2013年銷量數據,哈飛品牌全年銷售2.78萬輛(包括出口),同比下降60.27%;而其代工的長安悅翔V3則銷售7.75萬輛,同比增長209%。 “哈飛汽車目前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從上到下都沒有資金流轉,備件、生產、銷售幾乎全部停滯,可以說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鄙鲜鰠⑴c職代會的哈飛汽車內部人士直言。 據他介紹,劉正均在職代會報告中提到“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并向公司全員提出九點要求用來補充經營資金,大到解決庫存資金占用、處理閑置資產、處理廢舊物資,小到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 哈飛汽車的工人也向汽車商報記者證實,從3月起他們都放假了,很多生產車間關閉,只有少部分車間用來集中生產。 3月18日,某哈飛汽車前任高管在接受汽車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我堅持認為靠減員來節約成本不是個好辦法,一家中國的汽車企業,每年的營業額與虧損額都在幾十億上百億,而一個工人的工資一年也就3萬元,哈飛要裁1200人充其量也就是3600萬,與動輒虧損幾億比起來不值一提,根本沒有意義。第二,要減員也幾乎減不掉,哈飛作為央企,員工都是正式合同工,不是說減就能減得掉。” 誰之過 在一部分哈飛員工看來,自從被長安集團接管后,哈飛汽車便沒有了好日子。 2009年,中航工業集團與兵器裝備集團兩大國有軍工集團進行資產置換,將雙方旗下的汽車資源并入新設立的長安汽車集團。當時隸屬于中航工業集團的哈飛汽車與昌河汽車一道歸于長安集團,并共同受控于兵器裝備集團。 哈飛汽車歷年銷量數據(不包含出口)顯示,2009年為22.05萬輛,2010年為18.44萬輛,2011年為7.19萬輛,2012年為5.76萬輛,2013年為2.14萬輛。從20萬輛到2萬輛,哈飛汽車發生了什么? 據前文所述哈飛汽車前員工講述,他曾在2011年前任職于哈飛汽車銷售部。當時他發現長安集團規定的政策有著很大的偏頗:經銷商希望廠家提供受市場歡迎的賽馬、路寶等車型,但從長安集團派來的管理者對此置之不理,只是開發新的微型客車,以及指派哈飛代工長安汽車品牌,但開發出來的民意、中意等車型基本是模仿長安品牌的已有車型,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結果造成經銷商大批退網。在他看來,哈飛汽車的經銷網絡是被長安集團“攪黃”的。 據汽車商報記者了解,哈飛汽車2013年新上市的一款微客中意V5,指導價為3.87萬~4.37萬元,價格高于長安S460,但在配置各方面卻與該車差別甚小。 而在生產端,據幾位哈飛汽車工人講述,廠家曾招收一批沒有經驗的外來人員負責生產,直接導致產品質量重挫。在他們看來,這些均與長安集團的管理者有關。事實上,長安集團接管哈飛近4年來,一直希望哈飛能夠早日“長安化”,從吳雪松到劉正均,歸屬長安集團后的哈飛汽車的“一把手”均從長安集團方面調任,并且財務等重要部門的高管也由長安集團指派。業內普遍認為,這意味著長安在整合哈飛的過程中又向前邁了一步。 一位哈飛汽車的老員工說:“哈飛的問題也與哈飛本身有關。”他認為,在長安集團來之前,哈飛就只滿足于微型客車帶來的利潤,并沒有專心生產轎車,雖然在2009年有過銷售20多萬輛的輝煌,但其中多是微客的貢獻。幾年下來,哈飛不僅錯失了發展轎車的機會,連微客市場也被后來居上的上汽通用五菱、東風小康等搶走。而長安集團入主以后,基本只是奉行哈飛之前的發展思路。“都踏錯了節拍?!彼f。 上述哈飛前任高管則表示:“長安收了哈飛后,哈飛年銷量從20萬輛變為2萬輛,毫無疑問有長安的責任,但是哈飛自身主動做出改變才更重要。” 路在哪 汽車商報記者了解到,哈飛汽車2月21日的職代會對未來發展提出了規劃。一項名為“829項目”的解決方案被認為是解決哈飛當下困境的最佳辦法。套用哈飛汽車對此項目的描述,是“能解決大部分哈飛一線員工就業、帶動零部件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對哈飛員工的子孫后代都有利”。 經多方打聽,汽車商報記者得知該項目與長期以來業內傳聞的哈飛工廠將為福特代工有關。按照哈飛汽車員工的講述,福特對雙方合作提出的要求是“只要2500人,其余人下崗”,因此才有哈飛汽車的裁員。 但該說法中充滿了矛盾和漏洞:福特既然要合作,為何要提出這種要求?哈飛汽車的裁員果真是為了迎接福特的到來?有哈飛員工認為,這只是長安集團想出來的一個幌子,因為黑龍江政府曾經給他們施壓要求解決哈飛的困境。 然而據汽車商報記者觀察,哈飛汽車內部員工仍對與福特可能有的合作抱有強烈的希望,他們認為福特產品較佳的市場銷量能夠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甚至還有人認為,哈飛將與福特成立合資公司。 據汽車商報記者了解,長安福特旗下的僅一款車型是他廠代工,即嘉年華由長安馬自達南京工廠代工。2013年底汽車商報記者曾向長安馬自達高管咨詢過嘉年華可能轉由哈飛代工的相關事項,得到的消息是“嘉年華沒有轉產一說,在協議期限內仍會放在南京工廠生產?!倍文耆A的協議期限是截至2014年底,這意味著2014年由哈飛汽車代工嘉年華幾無可能。 而關于福特與哈飛成立合資公司,顯然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外資企業在國內只能同時擁有兩家合資公司”的限制性政策。目前福特在國內已經有長安福特和福特江鈴兩家合資公司。 不過,此類傳聞始終被哈飛汽車員工熱議。有員工向汽車商報記者表示:“福特與哈飛合作的事兒是板上釘釘,具體的合作方法已經在商談。也許是嘉年華在協議期滿后將由哈飛代工,也許是哈飛將生產長安福特的合資自主品牌。”3月13日,汽車商報記者分別聯系長安福特以及長安集團方面,均未得到相關的說法。 哈飛汽車在規劃中還明確提出需要向外界伸出援手:“尋求兵裝集團、長安集團、黑龍江省政府的支持,對減員、人員分流等措施,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對829項目以及公司過渡期間,爭取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對上繳的各項稅收,積極爭取減免?!?/span> 2014年,哈飛汽車提出要實現哈飛品牌銷售3.7萬輛(包含出口1.3萬輛)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將通過精簡人員、減少預算、集中生產等途徑來實現。 事實上,長安集團對哈飛汽車的未來也有著大致規劃。長安汽車在2012年年報中的一份《關于哈飛汽車續簽技術許可、生產協作框架協議的議案》表示,長安汽車將提供部分車型給哈飛汽車生產,并在年報中承諾昌河與哈飛在實現兩年盈利后,將會被納入長安汽車上市公司體系內。 但昌河已經脫離長安,哈飛會不會步其后塵?一位汽車分析師就此告訴汽車商報記者:“對于長安集團而言,丟了昌河就已經‘丟臉’了,如果再丟掉哈飛,恐怕不是他希望看到的?!?/span> 哈飛的路究竟在哪?也許正如上述哈飛汽車的老員工說的:“裁員并一定就是壞事,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離職后公司會給予一次性的資金補償。我認為,只要符合哈飛汽車長遠利益,還是應該支持?!?/span>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或不署名) |
相關閱讀:
- [ 03-21]鄭州中學生騎車撞損汽車 留紙條致歉尋車主
- [ 03-20]河南法院“網上第一拍”:涉訴汽車以9.3萬元拍出
- [ 03-20]北京汽車尾號限行再延續一年 尾號組合可能調整
- [ 03-17]男子深夜砸盜汽車被抓 民警搏斗受傷忍痛降賊
- [ 03-15]3.15警鐘再敲響 汽車質量問題成行業發展隱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